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化学

初中化学总复习,初中复习化学的具体方法

  • 化学
  • 2025-06-10

初中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分类掌握教材中的概念,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异和联系。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复习:采用纵向联系法串联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使用横向比较法减少记忆负担。化学计算的复习:立足于化学基本概念,明确解题思路,借助数学工具解决,注意解题规范化。化学实验的复习: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掌握物质的制备、检验、鉴别等实验技能,归纳实验装置的多功能应用。那么,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学知识点(初三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

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初中化学考前的重点和建议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最后总复习

一、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正确处理好“纲”与“本”的关系

在复习期间,认真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与课本之间的关系。

复习中要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际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不猜题、不压题、不能死做题,少走弯路,以求实效。

因此,在总复习中听老师的话,要把握好“度”。课本是学生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造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切不可抛开书本,用复习资料代替书本复习。

二、知识技能要掌握

掌握必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省略替换。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要咬文嚼字抓关键、分析比较辨异同、分类归纳成网络。注意对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分类掌握。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

临近中考化学复习法 初三学生怎样冲刺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13、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4、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二)分解反应: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2、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3、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4、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5、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7、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CuSO4+5H2O

8、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

(三)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2、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3、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4、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9、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10、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11、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12、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四)复分解反应

1、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3、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4、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5、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6、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7、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8、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9、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10、碳酸钡和稀硝酸:BaCO3+2HNO3=Ba(NO3)2+CO2↑+H2O

1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1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

13、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14、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1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16、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

1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18、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初中化学总复习归纳

中考化学怎么复习

一、简化记忆

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二、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符号、分子式、原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三、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四、重复记忆

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六、归类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总复习的全部内容,初中化学考前的重点和建议如下:一、复习重点 基础知识:确保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重点复习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是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机制的基础,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实验:熟悉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