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化学

下列化学试剂中毒性较大的是,初中化学毒性物质有哪些

  • 化学
  • 2025-06-10

下列化学试剂中毒性较大的是?1. 液溴(剧毒):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领域,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2. 新制氯水:含有氯气、次氯酸等成分,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导致严重中毒。3.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脱水性,高浓度接触皮肤和组织会导致灼伤,吸入蒸汽可引起呼吸道损伤。4. 浓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氧化性,能造成严重灼伤,那么,下列化学试剂中毒性较大的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下列药物中毒性较大的是

氯仿:

物理性质分子量119.39。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特殊甜昧。相对密度(20℃/4℃)1. 489,凝固点-63.55℃,沸点61.6℃,折射率1.4467,溶解度参数δ=9.4。能与乙醚、乙醇、苯、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硫化碳和油类等混溶。微溶于水。不易燃烧,但长期曝露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发出火焰或高温。有麻醉性,有毒,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在日光、氧气、湿气中,特别是和铁接触时,则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LD50909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40mg/m3(或0.005%)。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安全防护措施:有害液体,能被皮肤吸收,吸入其蒸气也是有害的,需在通风处使用。

氯酸钾属于剧毒物吗

都是很毒的试剂,但是就对人体毒性来说,氯仿更大,就环境毒性和对人体间接毒性来说,吡啶大一点。

氯仿:

物理性质分子量119.39。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特殊甜昧。相对密度(20℃/4℃)1. 489,凝固点-63.55℃,沸点61.6℃,折射率1.4467,溶解度参数δ=9.4。能与乙醚、乙醇、苯、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硫化碳和油类等混溶。微溶于水。不易燃烧,但长期曝露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发出火焰或高温。有麻醉性,有毒,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在日光、氧气、湿气中,特别是和铁接触时,则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LD50909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40mg/m3(或0.005%)。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实验室最毒的17种试剂

十大剧毒化学品有甲醇、氯化汞、亚硝酸盐、钋元素、硫化氢、苯胺、氨气、尼古丁、乙二醇、一氧化碳。

1、甲醇

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木醇(wood alcohol)或木精(wood spirits),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甲醇很轻、挥发性强、无色、易燃,并有与乙醇(饮用酒)非常相似的气味。但不同于乙醇,甲醇毒性大,不可以饮用。通常用作溶剂、防冻剂、燃料或变性剂乙醇,亦可用于经过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

2、氯化汞

氯化汞,俗称升汞,是一种无机物,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剧毒,溶于水、乙醇、乙醚、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二硫化碳、吡啶。氯化汞可用于木材和解剖标本的保存、皮革鞣制和钢铁镂蚀,是分析化学的重要试剂,还可做消毒剂和防腐剂。

3、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含有亚硝酸根阴离子的盐。最常见的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

4、钋元素

钋(Polonium),化学符号Po,原子序数为84,是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

易自燃化学品应该

正庚烷相对于正己烷具有更大的毒性

正庚烷和正己烷都是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它们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相似,但在毒理学特性上存在一些差异。

正庚烷的毒性较大。这是因为正庚烷分子中的碳链较长,使其更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产生毒性作用。长时间接触或吸入正庚烷可能导致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如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此外,正庚烷还可能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局部不适和疼痛。

相比之下,正己烷虽然也是一种有机溶剂,但其毒性相对较小。然而,长时间接触或吸入正己烷也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相较于正庚烷,正己烷对人体的潜在风险较低。

因此,从毒性的角度来看,正庚烷相对于正己烷具有更大的潜在风险。在处理和接触这两种物质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保持通风等,以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

属于ⅱ级易燃液体的是

绝对是三氯甲烷毒性大。

三氯甲烷极易挥发,在日光、氧气、湿气中,特别是和铁接触时,则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LD50909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40mg/m3(或0.005%)。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安全防护措施:有害液体,能被皮肤吸收,吸入其蒸气也是有害的,需在通风处使用。

吡啶属低毒类物质。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与硫酸、硝酸、铬酸、发烟硫酸、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高氯酸银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以上就是下列化学试剂中毒性较大的是的全部内容,3. 氰化钾(KCN),又称山奈钾:与氰化钠类似,具有极高的毒性。4. 氰化钙(Ca(CN)2):与水反应生成氰化氢,释放出剧毒蒸汽。5. 氰化银钾(KAg(CN)2):银的氰化物,对皮肤和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和毒性。6. 氰化镉(Cd(CN)2):接触皮肤后可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