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中考语文赏析题,初三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 语文
  • 2023-06-06
目录
  •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
  •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题
  •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题
  •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 中考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

    中考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技巧如下:

    一、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技巧。

    1、如果是分析加点字词,分三步走。

    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

    二、如果是分析句子,也是分三步走。

    1、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

    2、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

    3、还是要分析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了。

    三、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技巧。

    第一步:阅读句子,这个句子中运用了哪些词语。

    第二步:写出这些词语的特点作用。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赏析句子前一定要整体感知)。

    初中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学习压力变大: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只需要学语文、数学、外语(有些地区并不注重外语),可孩子上了初中后,除了语数外之外。还要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课业负担加重。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2.思亲念友

    【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3.边关思乡

    【例】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4.闺中怀人

    【例】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例】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写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起三句写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鲜明。这本来是一个容易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行色匆匆,其实是无暇欣它顾。

    “离愁”句拈出主题。

    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但侧重表现的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的过程。

    下阕进而设想对方相思之形,劝慰之中倍见体贴之心。“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盖当初离别时即已目睹此景。而此刻一在闺中,一在候馆,其伤感当更过离别之时。“楼高”句是劝慰之词。

    【例】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昔胜今衰的感慨

    【例】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例】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3.借古讽今的情怀

    【例】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4.青春易逝的伤感

    【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5.仕途失意的苦闷

    【例】

    琵琶行

    白居易

    (全诗略)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6.告慰平生的喜悦

    【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一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的花簇了。一个“重”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例】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例】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例】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 ,历代广为流传。

    【例】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人所写的是色彩斑斓的离愁别绪:春色迷人,畅饮佳酿,在离别中亦充满欢聚的快乐。全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很具艺术特色。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

    2.情深意长的勉励

    【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3.坦陈心志的告白

    【例】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相关文章:

    1.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满分答题模板

    2.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3.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4.2016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5.2017中考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大全

    6.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集锦【人教版】

    7.2016中考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模板

    8.2016中考语文八题型的答题技巧

    9.2016中考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

    10.2017语文中考答题技巧

    ;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题

    语文考试初中诗词赏析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赏析]:(1)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3)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正、悬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作者从炼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2.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一)(4分)

    13. “乐”或“乐哉”(2分) “忙”(1分)

    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

    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

    语文考试初中诗词赏析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3)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7)、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

    7.“可怜 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

    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考点分析]

    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所考诗歌都是课内教读的诗歌,考查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很多同学写语文卷子的时候都做过一些动词赏析的题,那么做这种赏析词语的题有什么比较好用的技巧呢?

    赏析动词的答题技巧

    词语的赏析,无外乎,画龙点睛,承前启后,恰到好处之类。你可以从词语的用法,用途,用意方面去赏析就简单多了。

    1、看特点

    观察词语的特点(含修辞、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首先指出来!

    例:“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答:“喷”字是动词,使句子具有动感(或“化静为动”),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

    2、写显而易见的意思

    写出该字词的字面含义、浅层含义,一般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心情/情态“(不涉及情感和哲理)。

    例:“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答:“喷”字是动词,使句子具有动感(或“化静为动”),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生长速度极快的特点……

    3、亮表达效果

    所谓表达效果也即作者藏着掖着不直接说出来的真正目的,与中心与具体细节有关,一般写成”表达了……情感“、”赞美了~精神“、”体现……哲理“、”表现……的意图“。

    例:“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答:“喷”字是动词,使句子具有动感(或“化静为动”),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生长速度极快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嫩香椿芽的喜爱之情。

    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技巧

    第一步:阅读句子,这个句子中运用了哪些词语。

    第二步:写出这些词语的特点作用。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赏析句子前一定要整体感知)。

    中考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2、《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3.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

    【答案】 B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答案】 (1)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