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其他主题探究那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的识图。
建立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动画。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复习平面图形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引入立体图形师:如果把许多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重叠在一起,会形成什么形状?生:会形成一个长方体。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比如砖块、盒子、书籍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认识面师: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观察并摸一摸切出的面。这个切出的面就叫做“面”。
认识棱师: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生:这块萝卜有两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认识顶点师: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现在有几条棱相交的点叫做什么?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观察长方体师:拿出长方体模型,观察并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生: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
自学课本师: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讨论与总结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特殊情况师:出示一个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指出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想象与练习师: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联系生活中的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生:例如,书本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四)认识正方体
正方体的定义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观察与测量师:取出正方体学具,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生: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讨论与阅读师: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正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五)总结比较师:我们分别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要求制作的纸样,比较两者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的关系。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六)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量一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并记录下来。(七)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找一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例,并记录它们的长、宽、高。
六、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长方体
面:6个,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棱:12条,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二、正方体
面:6个,都是正方形。
棱:12条,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三、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的全部内容,五年级数学教案其他主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