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1】 内容分析: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温度和海拔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类、归纳、那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教案#导语】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 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 4和24 49和7 91和13
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
如下图:
答案:
扩展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
分数乘除法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分数乘法指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分子不能和分母乘。 分数除法是用被除数乘上除数的倒数的计算方式,来得出结果。分数乘除法运用乘除法则、倒数来计算。分数乘除法结果要求化为最简。
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做第一步时,就要想一个数的分子和另一个数的分母能不能约分(0除外)。
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不是最简分数要化成最简分数。数除法换算成分数乘法。一个分数除另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整数可以化成分母为1的假分数。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人教版简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人教版简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
【 #教案#导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数学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教案
一、学情分析:《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的全部内容,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人教版简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