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中国地理七大区域顺口溜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分别为:华中、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中心是沈阳。华北二省二市一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中心北京。华东六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心上海。那么,中国地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地理概况如下:
01、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被形象地称为“雄鸡”形状,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国领土总面积约为14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470万平方千米。
03、中国东西跨经度约60度,涵盖五个时区,从东五区到东九区。全国统一北京时间为东8区。南北跨越近50度,南北距离约5500公里。
04、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乌苏里浅滩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47〃N)。
06、中国最南端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立地暗沙(3°51′N,112°16′E)。
07、中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08、中国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
中国的地理概况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下是主要地理特点的概述:
一、农业模式多样性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如青海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这些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坝子农业:集中在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这些地区因喀斯特地貌、土层薄而不利于耕作,仅在被称为“坝子”的山间盆地条件较好,形成农业区。 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水或灌溉水源的地区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多呈带状、串珠状分布于荒漠的边缘。 灌溉农业:主要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发展,主要分布于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开挖塘养鱼、培土为基种植桑和甘蔗等作物为特点,是一种生态农业和混合农业。
二、气候特点青藏高原: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中国的地理概况丰富多样,以下为主要地理特点:
一、领土范围 中国领土四端广阔,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最南端为曾母暗沙岛,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二、邻国分布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东部的朝鲜和蒙古,东北的俄罗斯,西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南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老挝,以及南部的越南。
三、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复杂有序,涵盖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如“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以及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还有港澳和台湾。
四、地形地貌 主要山脉构成中国地理的骨架,如东西走向的北天阴、中昆秦和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和台湾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弧形山脉中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主要由昆仑、祁连、横断山脉组成,第二级阶梯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地,而第三级阶梯的地形特征也受这些山脉的影响。
五、河流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源自青藏高原,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生态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辽阔,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美国第四。几乎和整个欧洲一样大。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和高原是广阔的。东西距离约5000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温度和降水的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较少。中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北,南,西北和青藏。
地图如下:
扩展数据
中国的行政规划:
1.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2.北部边疆的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黄河中下游六省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北京、天津;
4.长江中下游七省市: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
5.七个南部沿海省份和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福建省和台湾地区;
6.西北五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西南五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
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地理
中国地图如下:
中国地理的特征:
1. 地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2. 人口: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拥有56个民族。尽管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地理特征:
1. 地势: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2. 地貌: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3. 自然资源:中国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状况: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有旱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包括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区域包括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地理概况
以上就是中国地理的全部内容,中国的地理概况丰富多样,以下为主要地理特点:一、领土范围 中国领土四端广阔,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最南端为曾母暗沙岛,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二、邻国分布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东部的朝鲜和蒙古,东北的俄罗斯,西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南的印度、尼泊尔、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