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地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谭老师的课堂

  • 地理
  • 2025-06-30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1 1、气候的差异 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迎风坡上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也有差异。山麓和山顶地带降水少些,因山麓地带气流抬升不够,成云致雨少些,山顶部分空气湿度已经大大降低,云雨少些,那么,谭老师地理工作室?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高中地理简答

欢迎转载和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精品推文。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领土,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其面积几乎与整个欧洲相等。以下是关于中国地理的一些有趣事实:

1. 甘肃省是地理和气候多样性表现最为明显的省份,它跨越了四个地理区域、四个干湿度带和四个温度带。

2. 若羌县是行政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达到20.23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两个浙江省的面积。

3. 新疆的阿拉山口附近被称为“欧亚大陆难抵极”,它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洋也有约2500公里。

4. 管事滩是我国距离菲律宾最近的领土。

5. 我国领土最南端是立地暗沙,而不是曾母暗沙,尽管后者通常被认为是南端的最标志点。

6. 我国最东端的海岛(礁)是鸭礁,位于东中国海苏岩礁区域。

7.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超过2400公里,南北跨度超过1700公里。

8. 三沙市是中国总面积最大的城市,包括海洋面积在内的总共有20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仅有2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500余人。

9. 中国历史上有八个被撤销的省份,包括平原、察哈尔、绥远、辽东、辽西、松江、热河以及西康省。

钱叶茂地理老师

你好。据了解,光的直射是指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的现象。例如生活中日食、月食现象就是典型的光的直射现象。

叶茂地理主讲老师姓啥

中国东部地区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以偏北风的形式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干冷气流。受其影响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影响我国的范围比较大,西南季风影响我国的西南部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受其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

谭老六

用日晷计时,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先变短再变长。 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等时辰。

李说地理李哲老师简介

应该坐南朝北摆放,类似地球仪。晷针指向北极。

关于日晷,在地面上立一根杆子,看其在地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作为一个日晷,但一般以平行于地球转轴的杆作为日晷的指针,在北半球,指针的顶端指向正北,指针与日晷的平面垂直,就是说该平面与地球转轴垂直放置。

斜晷可分为赤道式日晷、极晷等。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其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晷针的仰角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马莉萍副研究员介绍,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种,在我国最重要、最常见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计时仪器。

日晷石制的圆盘叫“晷面”,应根据当地纬度以一定倾角斜着摆放,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在西安,应该让晷面朝北,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有“晷,日影也。”日晷就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日晷,根据晷面的摆放位置可以分为三大类:平晷、直晷和斜晷。还有一些便携式的日晷。

平晷中最常见的是地平式日晷,晷面要求严格水平,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适合低纬度使用。

以上就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全部内容,谭老师地理工作室2020-10-26 · 旅游领域创作者关注日晷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分布,受地理位置、文化、审美等差异的影响,日晷的造型千姿百态,不一而足,要说共同点,可能就是两个基本的组成“晷针”和“晷面”,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