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2017高考二卷语文试题,2017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 语文
  • 2025-10-12

2017高考二卷语文试题?回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讲评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那么,2017高考二卷语文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1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部分地区的作文题目:

一、全国卷

全国卷I

题目:“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I

题目:根据材料写作文

材料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要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II

题目:根据一副漫画写作文

要求:围绕漫画内容写一篇文章。

2018年语文高考全国二卷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根据不同地区使用的试卷类型有所不同,以下是全国及各省份的具体作文题目:

一、全国卷

全国卷I

题目:选择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全国卷II

题目:根据材料,围绕“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或“高考与我”三个主题之一写一篇文章。

材料: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全国卷III

题目: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2019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第一句是来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来;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写给弟弟的诗,体现了怀念的情绪,但到如今,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就是一种思乡爱国情感的体现;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第五句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第六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的弄潮儿;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个方向的写作: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最佳的,应该是第三个方向,如果能写到这个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拓展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文王姬昌《周易》。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作文题目如下: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

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2)”,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单选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把______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鲁迅主编的刊物__________反动当局查封了。

③__________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从 让 至于

B.在 让 关于

C.从 被 关于

D.在 被 至于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次推迟销毁日期后,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D.汉字构词能力强,掌握了常用字有利于理解词语,其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易学易记。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 各行其事

C.表帅 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 不可企及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以上就是2017高考二卷语文试题的全部内容,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作文题目如下: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