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基础?奠定现代化学基础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他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怀疑派化学家》的影响:波义耳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一书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推动化学从经验学科向精确科学转变:波义耳认为化学研究应当建立在精确测量和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那么,现代化学基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101.3千帕斯卡的压力下,其凝固点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氏度,密度在4摄氏度时达到最大值,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固态水分子有序排列,液态水分子较自由地运动,气态水分子间隙大,充满整个容器并自由扩散。
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蔗糖等,由水分子、氧气分子和蔗糖分子聚集而成。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倍至几十万倍才能看到。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这导致混合物总体积小于各组分体积之和。
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分别在阴极和阳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合反应。化学符号用于表示原子、分子等微观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现代化学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化学工业发明及其时间节点:
蒸汽机:1765年,由苏格兰化学家詹姆斯·瓦特发明,为工业化带来了重大影响,广泛应用于煤矿、纺织厂等工业领域。
现代化学基础: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为后来的化学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机化学的发展:19世纪中期,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发展了有机化学,促进了化学肥料和农业化学的发展。
交流电输电系统:20世纪初,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输电系统,为化学工业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哈柏法:20世纪初,弗里茨·哈柏和卡尔·博世共同发明了哈柏法,使得人们能够大规模合成氨,并应用于农业肥料和制造化学产品,成为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发明对化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化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特定的时间点。
陶家洵
陶家洵男,1941年1月生,浙江嘉兴人。2967、1981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及化学系,获双硕士。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骨干讲员。曾任FX系列核磁共振谱仪中国用户协会副主席。
中文名:陶家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嘉兴
出生日期:1941年1月
职业:副教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现代化学基础》
人物简介
陶家洵,从事大学化学基础教学、配位化学、核磁共振等教学、科研、大型仪器管理及涂料研制工作。
学术著作
他编写(主编之一)“现代化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编写“化工百科全书”第4卷中核磁共振波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两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曾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95年)等。在“微乳状液形成与萃取有机相结构研究”项目中侧重以核磁共振方法阐述微乳状液形成过程与结构。该项目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并生产系列水基可肃离涂料(保护型专利ZL95103597.2;法污型专利ZL95103656.4)。获1995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类涂料适宜于一般工业,尤其是核工业的多种场所、设施、设备表面的去污、保护和封闭等之用。
奠定现代化学基础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他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怀疑派化学家》的影响:波义耳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一书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推动化学从经验学科向精确科学转变:波义耳认为化学研究应当建立在精确测量和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这一理念在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推动了化学学科的转变。
提出波义耳定律:他揭示了气体压力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这为后来的气体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深化酸碱理论:波义耳对酸碱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酸碱反应”的概念,这对化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供宝贵的实验数据和证据:波义耳积极参与化学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许多化学原理,为化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严谨的科学依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核心专业课程教材: 《近现代化学基础》:涵盖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石。 《化工原理》:介绍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单元操作,是理解化工过程的核心教材。 《物理化学》: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至关重要。 《化工热力学》:探讨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以及物质状态变化对过程的影响,是化工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化学反应在工业规模上的实现和优化,涉及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他必修课程教材: 《高等数学》:作为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计算和分析提供数学基础。 《大学英语》:提高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便于阅读国际前沿的化工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
以上就是现代化学基础的全部内容,https://pan.baidu.com/s/1txJ53ztVyHLa3xULRkVv_g 提取码:1234 《现代化学基础(第3版)》是2018年9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强、崔爱莉、寇会忠、沈光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