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化学

九年级化学试卷,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试卷

  • 化学
  • 2025-10-07

九年级化学试卷?17.(5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航天员携带的应急食品采用高强度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 没有氧气(2)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被自动收集,冷凝后通过电解制得氧气,那么,九年级化学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1-6)试卷

(本试卷共6页,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煤气燃烧

C.汽油挥发

D.玻璃破碎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镁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硫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A.雨水 B.空气 C.自来水 D.液氧

4.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硫 B.铁丝 C.碳 D.红磷

6.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O B.2O2 C.O2 D.O3

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

9、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10.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再分的是 ()

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

11.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点联系和区别,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 )

A.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却不能。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 选择题

1. 将二氧化硫与氧气进行等质量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3D.1∶4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Cl、Na 2 SO 4 、KCl B.K 2 SO 4 、HCl、Ba(OH) 2

C.NaCl、BaCO 3 、KNO 3 D.CuSO 4 、KOH、NaCl

4. 将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 )

A.稀盐酸 B.硫酸锌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溶液

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最终不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Ba(OH) 2 、H 2 SO 4 、HCl B.CuCl 2 、NaOH、HCl

C.BaCl 2 、Na 2 CO 3 、HNO 3 D.AgNO 3 、H 2 SO 4 、HCl

6.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②溶解,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①③B.②③① C.③①②D.③②①

7. 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 4 溶液、Cu、AlCl 3 溶液 B.CuSO 4 溶液、Fe、AlCl 3 溶液

C.CuSO 4 溶液、Fe、Al D.AlCl 3 溶液、Fe、Cu

8. 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电子版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试卷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l:35.5Mg:24K:39Fe:56Cu:64

Mn:55

一.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钢铁生锈C. 矿石粉碎D. 酒精挥发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铁D. 铝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B.C.D.

4. 下列各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同的是

A. 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 B. 纯碱、烧碱、火碱

C. 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D. 胆矾、蓝矾、绿矾

5.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A. 石墨B. 铁C. 金刚石D. 石灰石

6.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 HB.C.D.

7.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氯气分子的是

A.B.C.D.

8.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

9. 火碱的化学式是

A.B.C.D.

10. 下列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B.C.D.

11.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B.

C. D.

12. 往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A.B.C.D.

13. t℃时,12.5g 溶于50g水中,恰好饱和,则 在t℃时的溶解度是

A. 100gB. 75gC. 25gD. 12.5g

14. 下列各组离子中,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

C.、 、 、 D.、 、 、

15. 检验某乙醇样品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分,最简便可行的方法是选用

A. 无水硫酸铜B. 浓硫酸C. 苛性钠固体D. 生石灰

16. 能满足下列变化要求的物质甲是

甲 乙 丙 丁 甲

A. CuB. CuOC. Fe2O3D. Mg

17. 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 纯碱、火碱、NaOHB. 蓝矾、胆矾、

C. 盐酸、氢氯酸、D. 食盐、氯化钠、

18. 要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 、CO、CO2,得到干燥的氮气(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 浓硫酸② 苛性钠溶液③ 灼热的氧化铜

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②③①

19. 以下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NH4NO3B. KClC.D.

20. 在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 有气泡产生D. 无明显现象

21.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步骤正确的是

A.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 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C. 量取、称量、溶解、计算D. 计算、量取、溶解、称量

2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醋B. 生铁C. 可乐饮料D. 冰水混合物

23.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溶液与 溶液 B. 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溶液与 溶液 D.溶液与 溶液

24. 下列实验操作必须使用玻璃棒的是① 称量 ② 过滤 ③ 蒸发 ④ 洗涤仪器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 D. ③④

25.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D.

26.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

27. 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理想的燃料是

A. 氢气B. 天然气C. 煤D. 石油

28.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 盐酸B. 稀硫酸C. 氢氧化钙D. 硝酸钙溶液

29.跟 溶液反应的生成物是

A.和 B.和 C.和 D.和

30.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的药品是

A.溶液B.溶液C.溶液D. 紫色石蕊试液

二. 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

九年级化学试卷可打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是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盐酸除锈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餐盒

D.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张不可焕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

6.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和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 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初三上册化学试卷及答案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水的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收集乙炔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质量测试含答案,仅供参考。更多文章,尽在。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质量测试含答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学生签字

得分 家长签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

2.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 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过氧化氢 D. 水

4.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名称为氧化铝B. 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铝的化合价为+3价D. Al和O的质量比为2:3

5.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药品 C.给液体药品加热 D.读液体体积

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

7.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 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

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8. 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

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9.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 )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外电子总 数 D.中子数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用灼烧的办法

B.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在烧杯中混合,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3分)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氧原子 ; (2)2个镁离子 ;

(3)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 。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试卷的全部内容,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质量测试含答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学生签字 得分 家长签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2. 空气的成分中,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