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特殊时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和9点整。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最大与最小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读数与写数:读数时写汉字,那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三年级#导语】小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测量知识点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认识秒:了解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60秒。
时间的计算:学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经过的时间。
时间的应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知识,如安排作息时间等。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加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连续进位的情况。
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连续退位的情况。
加减法的验算: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以及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第三单元: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了解毫米、分米是长度单位,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千米的认识: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表示较远的距离,1千米=1000米。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紧随一二年级所学的《时分秒》课程,深入探讨了时间单位的新领域—《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结构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学生们将学习《认识24时计时法》,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的表达方式。接着,重点转向《年月日》的学习,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应用,学生们能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认识24时计时法》部分,学生们将了解并学会如何读写24小时制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练习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日程安排、新闻报道中的时间表达,学生们能够熟练地将12小时制转换为24小时制,反之亦然。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也为未来学习更复杂的时间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年月日》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深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转换。通过观察日历、探索不同月份的天数差异、以及计算特定日期之间的间隔,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通过参与制作日历、计算假期长度等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年、月、日的概念和24时计时法的使用,还锻炼了时间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时分秒
钟面结构:
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即5个小格。
时间单位换算: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60分),即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60秒),即1分钟。
公式: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特殊时间点: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
数的认识: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全部内容,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