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201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 语文
  • 2025-09-27

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一、全国卷 全国Ⅰ卷 题目类型:演讲稿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材料内容:关于劳动的意义及现实中存在的对劳动的不理解现象,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那么,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高考语文二卷作文范文

受疫情影响,18年来首次将6月高考调整到7月,而今年全国范围的高考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1071万,比去年增加近40万,高考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几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今年高考,上海语文卷的作文题起得颇有历史和哲学的思辨意义。题目的背后,提醒了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历史上算是非常独特的时期。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是不测的,处处充满惊喜,也充满了人们对明天的期待,每一件事情都有着无数的可能,人们不能预料到的很多,也有许多是人人们猝不及防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打脸”事件发生了。

那么仅仅是这样就能彻底说明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进程无能为力吗?我想不是,首先人类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掌控者了,在人类的客观运动中,世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人类的智力和人类的劳动精神一直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发展无能为力?不是不是,在世界上,国家有国家领导人,企业有企业经营者,学校有校长和领导,他们是指导者,经过客观理论和现实观察而实现他们所决定的方法,从而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料,一定的危险防控措施,尽管事物具有多方发展可能性,但是在它们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是完全可以影响到它们的。

2025全国高考作文范文

以下是历年部分语文高考作文题目的归纳:

一、2010年至2019年

2019年

全国I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或“劳动最光荣”的演讲稿。

全国II卷:“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主题演讲。

全国III卷:“画里话外,师生情长”的漫画作文。

上海卷:“在音乐的熏陶下”的思考。

江苏卷:“物各有性”的议论文。

浙江卷:“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探讨。

2018年

全国I卷:“我与2035有个约”。

全国II卷:“对战机防护”的实验论证。

全国III卷:“改革开放三部曲”的标语选择。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或“绿水青山图”的记叙文。

上海卷:“被需要”的思考。

天津卷:“器”的联想与思考。

浙江卷:“浙江精神”的阐述。

2017年

全国I卷:“中国关键词”的选择与阐述。

全国II卷:“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思考。

全国III卷:“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北京卷:“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上海卷:“预测”的思考。

江苏卷:“车来车往”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9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1. 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1.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25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第一门科目是语文,每年的作文题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还记得你那年的作文题吗?高考作文题曾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赶紧来速览一下过去22年的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题,是否饱含了满满的回忆。

历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题(2001-2022)

2022年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1年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0年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201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这道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虽然立意角度是开放的,但是有写作任务和价值判断的限制,这两点的拿捏还是很难的。

以上就是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的全部内容,今年高考,上海语文卷的作文题起得颇有历史和哲学的思辨意义。题目的背后,提醒了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历史上算是非常独特的时期。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是不测的,处处充满惊喜,也充满了人们对明天的期待,每一件事情都有着无数的可能,人们不能预料到的很多,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