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重点?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用: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注明反应条件,那么,九年级化学重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表示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则表示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 药品的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毫升;不闻、不尝、不摸;
2. 物质的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酒精不超过灯容积2/3,灯帽盖熄;
3. 仪器的洗涤: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 氧气含量测定:反应方程式为4P5O2点燃4P2O5;
3. 空气污染及防治:主要污染物为有害气体和烟尘。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2. 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时作氧化剂;
3. 氧气的制取: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实验室固固加热或固液不加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实验现象: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氧、负极氢,体积比1:2;
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2↑;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性质:体积质量小、间隔运动、同种性质相同,不同性质不同;
分子保持化学性质,原子化学变化最小单位,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C;水银、汞:Hg;生石灰、氧化钙:CaO;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盐酸、氢氯酸:HCl;亚硫酸:H2SO3;氢硫酸:H2S;熟石灰、消石灰:Ca(OH)2;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小苏打);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铜绿、孔雀石:Cu2(OH)2CO3;甲醇:CH3OH(有毒、失明、死亡);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氨气:NH3(碱性气体);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不含金属离子的碱);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银白色:铁、镁(汞为银白色液态);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沉淀(不溶于水的盐和碱):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重点: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原子和分子的重新组合。 难点: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特别是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标注,以及燃烧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类与性质重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元素、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的基本分类。 难点:掌握酸碱盐的性质,特别是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化学反应。
第三单元:氧气的性质与用途重点:掌握氧气的氧化性,以及它在燃烧和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理解其工业应用,并能解释氧气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第四单元:水的组成与性质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理解水的组成,即氢和氧的比例。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一、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含重点化学方程式)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三、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重点的全部内容,化学方程式:2KClO₃ =MnO₂、加热= 2KCl + 3O₂↑ 现象: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五、化合价与化学式 化合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化合能力,通常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