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15课?初一语文下册第15课的精选49句摘抄如下:好词摘抄: 陡峭: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简陋:简单粗陋。 晶莹:光亮而透明。 驿路:驿道,大道。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欢天喜地、红红火火、兴高采烈、举国欢腾等:形容高兴、热闹的词语。 气宇轩昂、生龙活虎、那么,初一语文15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观沧海
曹操(155-220)
东临碣(jie二声)石,以观沧海。
水何(dandan四声)澹澹,山岛竦(song三声)峙(zhi四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e四声),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次北固山下
王湾(693-75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一下册语文第15课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双腿站立:
松鼠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站立,这在四足兽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一特性使得松鼠在形态上与其他四足兽产生显著区别。
用手吃东西:
松鼠的前肢灵活,可以像手一样抓取食物并送入口中。这种用手吃东西的行为在四足兽中并不常见,进一步凸显了松鼠的非典型特征。
行动灵活:
松鼠的行动非常敏捷和灵活,能够在树枝间快速跳跃和穿梭。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速度上,还体现在其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上,与常见的四足行走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通人性:
松鼠具有一定的智能和感知能力,能够与人类建立某种程度的互动和联系。这种“通人性”的特点使得松鼠在行为上更接近人类,从而与其他四足兽产生差异。
综上所述,初一下册语文第15课之所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是因为松鼠具有双腿站立、用手吃东西、行动灵活以及通人性等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在四足兽中是非常罕见的。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Three cao cao
In the east, in view of the sea JieShi.
Water, mountain island where DanDan immense.
FengMao 100 grass, trees.
Autumn wind swelled, HongBo disconsolate.
The sun and the moon, if the among them.
XingHan brilliant, if its.
Oh, to have to volunteer in xu song.
jié
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曹操经过与此。
何:多么
dàn
澹 澹:水波摇荡。
sǒng zhì
竦 峙:峙:耸立。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咏志:即表达心志。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dī dàn sǒngzhì sè jié
2、①B ②C ③C ④A ⑤B
3、D. 4、略
5、因为“七八个…“两三点”都表明数量少,星少暗示天晴,雨点少则表示雨疏而不紧,暴雨将至未至之景。
【合作探究】
6、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7、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以上就是初一语文15课的全部内容,初一语文15课驿路梨花生字词如下:1.寨:[zhài ]防守用的栅栏。2.撵:[niǎn ]赶走。3.扛:[káng ]用肩膀承担。4.驿路:[yì ]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5.迷茫:[mí máng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