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卷子?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述的是“花气袭人时,燕子喳喳叫,桃花满春园,柳枝吐新芽”的情景。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因此花香就特别浓郁,这是一种 现象。那么,九年级物理卷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植物叶面上的霜____________;(2)铁变化铁水_____________;
(3)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会变干_____________;
(4)夏季潮湿天气,家中自来水管外壁“出汗”:________.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
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字。例1:下列关于物体保内能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水具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具有的内能大。习题1、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B、0℃冰不具有内能
C、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2)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同一物体条件下:
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例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融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是重要考点(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2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微观);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练习卷
物理试题(Ⅰ)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4小题.试卷6页.
2、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交卷时只交答卷纸,本卷由考场处理.
3、请在答案纸指定题目的答案区黑色矩形框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画,待确定后再用铅字笔描清楚.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后,点燃发动机,向运动前方喷出火焰,进行太空刹车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刹车过程中,其动能在增大
C.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2. 明宗与安鹏同学一起坐在行驶的列车内,明宗说安鹏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客
C.车窗 D.铁路边与火车反向行驶的汽车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食现象 B.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 D.站在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
4. 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5. 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6.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7. 若行走在结冰的河面上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在下列采取的行动中最有可能脱离危险的措施是
A.立即迅速跑开 B.立即改用单脚跳开
C.双脚站立原地不动 D.趴在冰面上慢慢挪开
8、小华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甲种物质的密度比乙种物质的密度大
9. 为了使厦门的交通更通畅,交警部门在重要的交叉路口都装上电子监控系统实施全天侯的监控,电子监控的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收集到的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凹透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
10. 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块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如图3所示,物块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而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跟乙杯中受到浮力一样大
11.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0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1.5 m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8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12. 如图4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不少人曾经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永动机”。这个设想不可能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违反了 定律。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试卷含答案,仅供参考。更多文章,尽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0-11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3分。)
1、如右图,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B.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2、下列实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 B.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C.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 D.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
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下列有关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D.导体都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的
5、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6、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7、图甲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通过滑片P连入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电路中。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图1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机械或器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
2.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接近于
A.0.18AB.1.8AC.3A D.0.018A
3.下述事例中,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
C.利用热水袋取暖D.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做功
4.下面的几种叙述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
A.电路中每一处的电流都相等 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断路
C.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D.电路上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5.春游时,在一座山脚下,明明和祥祥决定进行爬山比赛,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山顶。想判断谁的功率大,还需知道的物理量是
A.山的高度B.二人的体重
C.爬山的时间 D.二人身高
6.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亮不起来,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由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时 ()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
B.从a经灯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
C.灯L2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
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甲、乙灯泡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现用电压表进行检测,量出 A、B两点间的电压为0,B、C两点间电压为6V,造成开路原因可能是 ()
A.电源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
D.甲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
8.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全部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全部是有毒气体D.蒸汽机是用蒸汽作燃料的热机
9.在简单机械中,使用动滑轮可以
A.既省一半的力,又省功B.省一半的力,但不省功
C.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功D.省一半的力,机械效率提高一倍
10.铅蓄电池供电时,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1.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a、b、c是电压表或电流表,其中
A.a、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B.a为电压表,b、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c为电压表
D.c为电流表,a、b为电压表
12.在图5a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
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4.8V,1.2VB.6V,1.2V a b
C.1.2V,6V D.1.2V,4.8V图5
13.小红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6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L2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卷子的全部内容,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0-11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3分。) 1、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