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初二物理上册试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 物理
  • 2025-06-28

初二物理上册试卷?(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那么,初二物理上册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年级物理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试题是很必要的,因为其有固定基础的作用。我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秋学期初二物理期终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

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 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

2.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3.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4.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7.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初二物理多维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入下页表格中与题号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2 分,共40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B.音色差C.音调高D.响度大

2.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能达到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4.某同学从平面镜前1.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

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

5.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6.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寒冬早晨窗户上出现的冰花结在室内玻璃上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8.在天气预报领域,常用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9.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缩小的 C.倒立、缩小的 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 A.光有能量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沿着直线传播 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10.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 )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12.根据图2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1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1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 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 15.图3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 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 16.如图4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 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 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17.如图5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 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 18.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1)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 度约为8.52______. (2)一本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6________. 19.如图6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图7所示是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_km/h. 20.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度. 21.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 22.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的原因. 四、探究与实验题(共5题,28题7分、31题6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 27.如图12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 的乒乓球会_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 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 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图13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看到了如图13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4)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时间/min O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5)请你在图13丙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 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 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 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如图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机上. 31.某校初二(1)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3分,计6分) 32.小明背着书包欢快地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问:小明背上的书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33.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16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 (1)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 (2)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 六、计算题(共2题,34题4分,35题6分,计10分) 34.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 (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5.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终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铁,目前开通的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h.求: (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比地铁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节约多少分钟? 附加题(共两题,36题4分,37题6分,计10分) 3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蜡烛(附火柴)、凸透镜(估计焦距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O~100cm”),如图17所示.物体离凸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从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由此你能否想到利用现有器材粗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请你说出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7.如图18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___________与乙车相等. (3)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一时间的图线. (4)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 南京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八年级(上)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B D D C C A A B B C D A C D D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 16.频率 音色 17.B B 3.O 18.m/s mm 19.动 85 20.凸透 400 21.反射 折射 水 空气 22.凝华 液化 冰棒熔化吸热 四、探究与实验题(共5题,28题7分、31题6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 27.弹 振动 空气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8.(1)量程 分度值 (2)水多了 倒掉一部分水(或开 始加热时水温太低换热水做实验;或用酒精灯的内 焰加热 改用外焰加热,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 (3)沸腾前 (4)98 (5)如右图 29.(1)竖直 (2)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将白纸竖直放 在棋子B处,移开棋子B 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 否成在白纸上(能说明怎样放白纸得1分,怎样观察 白纸得1分)。

物理试题及答案

题6:寒冷的冬季,冷风吹拂,天气干燥,相对湿度会下降,人的皮肤中的水分容易蒸发流失,故而人的皮肤因失水而变得干燥。 而涂抹一些油脂护肤品,可以减少水蒸发,把皮肤中的水分留住。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太阳

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R射线B. X射线 C.红外线 D. 紫外线

为了减弱我们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关闭门窗 B、由交警部门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 D、在耳朵里塞一小团棉花

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

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离听众的距离不同

5.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激光准直B.影子 C. 平面镜成像 D.日食、月食的成因

6.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的音色差B、乐音的音色好 C、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D、噪声的音调高

7、下列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 )

A、医院里的“B超”B、旗帜在风中振动(约50Hz)

C、蝴蝶飞行时扑翅(约2Hz ~ 3Hz)D、风暴发出的声波(10Hz ~ 15Hz)

8、吉他手在演奏时,演奏员的手在弦上来回移动,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

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 音调C、音色 D、传播方向

9.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像的大小( )

A.变大B. 不变 C. 变小 D.无法判断

10、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上册试卷的全部内容,32.(2分)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3.(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四、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