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初三语文出师表考点,初三出师表课文原文

  • 语文
  • 2025-08-12

初三语文出师表考点?一、文章背景与目的 背景:《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诸葛亮在准备北伐魏国、夺取长安的重要时刻所写。目的:诸葛亮通过这篇表文,旨在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期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二、文章内容与特点 内容: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蜀汉政局的忧虑,那么,初三语文出师表考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出师表课文原文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1)创业(2)未半而中道(3)崩

诸葛亮 出师表

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10)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11),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6),引喻失义(17),以塞忠谏之路也(18)。

出师表书法作品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9);陟罚臧否(20),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21)及为忠善者(22),宜付有司(23)论其刑赏(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5);不宜偏私(26),使内外异法也(27)。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9):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出师表

之(30),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31),有所广益(32)。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33),晓畅(34)军事,试用(35)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6):愚以为营(37)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38)和睦,优劣得所(39)。

亲贤臣,远小人(39),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40)也。

初三下册出师表课文

3.①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②希望后主学习先汉的知人善任。

③表以陈情,向后主提建议,以先帝“叹息痛恨”的身份告诫后主,后主更容易接受。

4.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5.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初三语文出师表翻译

光:发扬光大

恢宏:发扬扩大

良实:善良忠实的臣子

优劣:好的差的

亲:亲近

远:远离

奸凶:奸臣汉贼

慢:怠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 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一是感激先帝(即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二是对光复汉室和辅佐刘禅为国尽忠的决心

【不一定全对,就这样吧QAQ

初三语文出师表

五个自然段。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人教版出师表初三课文及注释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

8.亲贤远佞、三顾茅庐、

以上就是初三语文出师表考点的全部内容,光:发扬光大 恢弘:弘扬 良实:善良诚实 优劣:好的坏的 亲:亲近 远:疏远 奸凶:奸邪凶恶 1.苟安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先臣,远小人。3.亲贤远佞 4.尽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