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数学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优秀听课记录30篇

  • 数学
  • 2025-08-06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教师小学数学的听课记录 篇1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那么,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表怎么写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的写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明确听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在笔记本开头部分记录本次听课的主要内容,如某个数学定理或某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明确听课目标,例如了解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或掌握特定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方法。

详细记录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互动情况

关注并记录教师的讲解思路,包括其如何引入概念、展开讲解以及总结要点。

记录教师的演示方法和使用的教具,这有助于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

留意并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和讨论等互动环节,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课堂重点及难点,记录个人感悟和反思

特别标记并记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通常是教师需要反复强调和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课后记录个人对这节课的感悟,如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独特讲解方式或自己的新发现。

反思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与不足,以便后续学习和改进。

整理成清晰、简洁的笔记格式

使用关键词、短语或符号来记录,使笔记更加简洁明了。

运用箭头、圆圈等图形元素表示教学流程或标出重点,增强笔记的可读性。

优秀听课记录30篇

比例的意义听课记录如下:

一、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汪老师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这节课的巩固练习有这样的一道题,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比例式,怎样写不重复不遗漏,每位老师都会和学生探讨一定的方法,老师在这节课上揭示的方法比较实用。

二、引入新课干净利落。

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什么叫比,并举例,然后出示几组比,提生算出比值,观察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生: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引入得过早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急促、突兀,过晚又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拖拉、罗嗦。这节课教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三、教学设计层次分明。

从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再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

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听课记录50篇(可抄)

圆柱的表面积和评析如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听课记录: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特征,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触摸,感受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实践,操作,将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展开,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学生明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的面积。

接着小组合作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里让我惊讶是,有一个孩子一边演示一边总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最后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员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思路清晰,算理透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评析:可以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也不是自己推导出现成的结论让孩子们去识记,去背诵,而是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由于学生经历了不断的“再创造”的过程,积极主动的从事数学思考、建构数学知识,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效果取得了双丰收,这样,孩子们怎能对数学不动心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课记录20篇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我共听了20节课。在这20节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4)班刘老师的课。刘老师主讲的是《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特点:

1、动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了课件,在本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随即提出要求,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这些图形的规律。教师讲明要求,学生马上主动并且迅速拿出手中图片在桌子上摆。随后教师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使本节课知识重难点“循环排列规律”马上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目了然。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以“猜想—实践—验证—反思”等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探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可能性,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结论,且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完整40篇

教师小学数学的听课记录 篇1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 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的全部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和评析如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听课记录: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特征,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触摸,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