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退烧方法?那么,物理退烧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退烧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简易、有效、安全的退烧方法。一般发烧不超过38.5℃,可首选物理降温方式退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退烧方法:
退热贴:在发烧时,可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中的凝胶水分子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起到物理退烧的作用。
冰袋冷敷法:将适量冰块放入冰袋中,再加入适量水,外面包裹上一层毛巾,放置在患者的前额15分钟左右即可。也可把冷毛巾、冰块、化学制冷袋放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通过传导把体内热量散发出去,每次使用20 - 30分钟。
毛巾湿敷法:适用于发热温度不高的患者,将浸湿冷水的毛巾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额或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达到降温目的。
温水擦浴法:用毛巾沾32 - 34℃的温水擦拭全身,每次擦拭时间控制在10 - 20分钟,擦拭的重点部位为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也可取半盆32 - 34℃的温水,将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浸湿后拧至半干,按顺序擦拭患者的额头、脸颊、颈部大动脉、腋窝、腹股沟及四肢,还可在水中加入医用酒精,加快散热速度。
酒精擦浴法:用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27 - 30℃的温水,用毛巾从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到腋窝、肘部、腹股沟处。也可用30℃、浓度为25% - 35%的酒精擦洗,擦到手心、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时,要稍微用力,重点擦洗。但婴幼儿、血液病病人发高烧禁止酒精擦浴,且不能擦洗腹部、脖子后面、前胸心前区和脚底。酒精过敏的病人,也不要用酒精擦浴,可改用温水或者凉水替代。
多喝水:发烧时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液体,还可以加快排汗、排尿,促进体内的毒素以及代谢废物排出,利于病情尽快康复。
热水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泡脚20 - 30分钟,倒入2/3盆水,水温以40℃为宜,浸泡时可以轻轻按摩足部,以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调节穿着与环境:避免穿太紧太厚的衣服,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材料,适当减少衣物,有助于身体散热。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0℃ - 24℃之间,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或被子,以免阻碍散热。
需注意,物理降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物理退烧后需定期
以上就是物理退烧方法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