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
解答: 解:解不等式组得:2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
∴这3个是3,4,5,因而5≤a<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a的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分)(2009?恩施州)9的算术平方根是3.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分析: 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根据此定义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32=9,
∴9算术平方根为3.
故答案为:3.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等于,其中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
12.(3分)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 命题与定理.
分析: 根据命题题设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得出即可.
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3.(3分)将方程2x+y=25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则y=25﹣2x.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 把方程2x+y=25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另一边即可.
解答: 解:移项,得y=25﹣2x.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表示谁就该把谁放到方程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另一边.
此题直接移项即可.
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数解是﹣3.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分析: 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正整数即可.
解答: 解:x+4>0,
x>﹣4,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x>﹣4,
故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数解是﹣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5.(3分)某校在“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中,共征集到论文60篇,并对其进行了评比、整理,分成组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27篇.
考点: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根据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和总篇数,分别求出各个方格的篇数,再根据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共征集到论文60篇,
∴第一个方格的篇数是: ×60=3(篇);
第二个方格的篇数是: ×60=9(篇);
第三个方格的篇数是: ×60=21(篇);
第四个方格的篇数是: ×60=18(篇);
第五个方格的篇数是: ×60=9(篇);
∴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有:9+18=27(篇);
故答案为:27.
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16.(3分)我市A、B两煤矿去年计划产煤600万吨,结果A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15%,B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20%,两煤矿共产煤710万吨,求去年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多少万吨?设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x万吨,y万吨;请列出方程组.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利用“A、B两煤矿去年计划产煤600万吨,结果A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15%,B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20%,两煤矿共产煤710万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答: 解:设A矿原计划产煤x万吨,B矿原计划产煤y万吨,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组的依据.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x轴,端点A的坐标是(﹣1,4)且AB=4,则端点B的坐标是(﹣5,4)或(3,4).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根据线段AB∥x轴,则A,B两点纵坐标相等,再利用点B可能在A点右侧或左侧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线段AB∥x轴,端点A的坐标是(﹣1,4)且AB=4,
∴点B可能在A点右侧或左侧,
则端点B的坐标是:(﹣5,4)或(3,4).
故答案为:(﹣5,4)或(3,4).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18.(3分)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如:和谐点(2,2)满足2+2=2×2.请另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3,).
考点: 点的坐标.
专题: 新定义.
分析: 令x=3,利用x+y=xy可计算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到一个“和谐点”的坐标.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点(3, )满足3+ =3× .
故答案为(3, ).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坐标:直角坐标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组 .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 先根据加减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根据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 ,
①×5+②得,2y=6,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x=6,
故此方程组的解为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6分)解不等式: ,并判断 是否为此不等式的解.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 首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去分母,得:4(2x+1)>12﹣3(x﹣1)
去括号,得:8x+4>12﹣3x+3,
移项,得,8x+3x>12+3﹣4,
合并同类项,得:11x>11,
系数化成1,得:x>1,
∵ >1,
∴ 是不等式的解.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
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1.(6分)学着说点理,填空:
如图,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
∵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义)
∴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换)
∴AD平分∠BAC(角平分线定义)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即可证明本题.
解答: 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义)
∴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换)
∴AD平分∠BAC(角平分线定义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22.(8分)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
(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请把△ABC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得到△A′B′C′,在图中画出△A′B′C′;
(3)求△ABC的面积.
考点: 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 (1)根据A点坐标,将坐标轴在A点平移到原点即可;
(2)利用点的坐标平移性质得出A,′B′,C′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得出即可.
解答: 解:(1)∵点A的坐标为(﹣4,5),
∴在A点y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x轴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即可;(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3)△ABC的面积为:3×4﹣ ×3×2﹣×1×2﹣ ×2×4=4.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和坐标轴确定方法,正确平移顶点是解题关键.
23.(10分)我市中考体育测试中,1分钟跳绳为自选项目.某中学九年级共有若干名女同学选考1分钟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注:5~10的意义为大于等于5分且小于10分,其余类似)和扇形统计图(如图).
等级 分值 跳绳(次/1分钟) 频数
A 12.5~15 135~160 m
B 10~12.5 110~135 30
C 5~10 60~110 n
D 0~5 0~60 1
(1)m的值是14,n的值是30;
(2)C等级人数的百分比是10%;
(3)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
(4)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为及格).
考点: 扇形统计图;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 (1)首先根据B等级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m的值,总人数减去其他三个小组的频数即可求得n的值;
(2)用n值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其所占的百分比;
(3)从统计表的数据就可以直接求出结论;
(4)先计算10分以上的人数,再除以50乘以100%就可以求出结论.
解答: 解:(1)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知B等级的有30人,占60%,
∴总人数为:30÷60%=50人,
∴m=50×28%=14人,
n=50﹣14﹣30﹣1=5;(2)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 ×100%=10%;(3)B等级的人数最多;(4)及格率为: ×100%=88%.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的运用,扇形统计图的运用,在解答时看懂统计表与统计图得关系式关键.
24.(10分)(2012?益阳)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某小区计划购进A、B两种树苗共17棵,已知A种树苗每棵80元,B种树苗每棵60元.
(1)若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问购进A、B两种树苗各多少棵?
(2)若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1)假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利用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结合单价,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2)结合(1)的解和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可找出方案.
解答: 解:(1)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根据题意得:
80x+60(17﹣x )=1220,
解得:x=10,
∴17﹣x=7,
答:购进A种树苗10棵,B种树苗7棵;(2)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
根据题意得:
17﹣x
解得:x> ,
购进A、B两种树苗所需费用为80x+60(17﹣x)=20x+1020,
则费用最省需x取最小整数9,
此时17﹣x=8,
这时所需费用为20×9+1020=1200(元).
答:费用最省方案为:购进A种树苗9棵,B种树苗8棵.这时所需费用为1200元.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得出费用最省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苏科版数学期末测试卷
★2020七年级下数学复习重点试题
★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册参考答案
★2020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

初中数学同步七年级上册答案
解:设拆X平方米 建y平方米
1)x+y=7200
1.1x+0.8y=7200
联立上面两式子得出
x=4800 y=2400
2)原计划总资金 N=80x+700y
实际用的总资金M=80*1.1x+700*0.8y
绿化面积 S=(N-M)/300=2259.2约等于2259平方米
(如果不会2元方程就用y=7200-x直接代进第二个式子)
初一同步答案数学上册
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单独做需要6小时,乙单独做需要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工作?
【答案】
甲、乙一起做还需要2小时12分才能完成工作
有一火车要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座铁桥比过第一座铁桥多5秒时间,又知第二座铁桥的长度比第一座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两座铁桥的长分别为多少.
【答案】
第一座铁桥长100米,第二座铁桥长150米
江南生态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质量为的某种山货,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已知精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比粗加工的质量倍还多,求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
【答案】
2000kg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答案零五网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华东版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一、1.D2. A3. A二、1.x = - 6 2. 2x-15=253. x =3(12-x)三、1.解: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5.8-x)亿立方米,可列方程为:5.8-x=3x+0.62.解:设苹果买了x千克, 则可列方程为: 4x+3(5-x)=173.解:设原来课外数学小组的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1. D2. C 3.A二、1.x=-3,x=2.10 3. x=5三、1. x=72. x=4 3. x= 4. x= 5. x=3 6. y=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一、1. B 2. D3. A二、1.x=-5,y=32. 3. -3三、1. (1)x= (2)x=-2 (3)x=(4) x=-4(5)x = (6)x=-22. (1)设初一(2)班乒乓球小组共有x人, 得:9x-5=8x+2. 解得:x=7(2)48人3. (1)x=-7(2)x=-3§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一、1. C2. D3.B 4.B二、1. 1 2.3. 10 三、1. (1) x=3(2) x=7 (3)x=–1(4)x= (5) x=4 (6) x= 2.3( x-2) -4(x- )=4解得x=-3 3.3元§6.2 解一元一次方程(四)一、1. B2.B3. D二、1. 5 2. ,3.4. 15三、1. (1)y = (2)y =6(3)(4)x= 2. 由方程3(5x-6)=3-20x解得x= ,把x= 代入方程a- x=2a+10x,得a =-8.∴ 当a=-8时,方程3(5x-6)=3-20x与方程a- x=2a+10x有相同的解.3. 解得:x=9§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一、1.A2. B 3. C二、1.2(x +8)=402. 4,6,8 3.2x+10=6x+5 4. 15 5. 160元三、1. 设调往甲处x人, 根据题意,得27+x=2[19+(20-x)]. 解得:x=17 2. 设该用户5月份用水量为x吨,依题意,得1.2×6+2(x-6)=1.4 x.解得 x=8. 于是1.4x=11.2(元) . 3. 设学生人数为x人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根据题意,得 240+120x=144(x+1),解得 x=4.§6.3 实践与探索(一)一、1. B 2. B3. A二、1. 362.3. 42,270三、1. 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x,根据题意,得10x+11-x=10(11-x)+x+63. 解得 x=9. 则原来两位数是29.2.设儿童票售出x张,则成人票售出(700-x)张.依题意,得30x+50(700-x)=29000 . 解得:x=300, 则700-x=700-300=400人.则儿童票售出300张,成人票售出400张.§6.3 实践与探索(二)一、1. A2. C 3. C二、1. x+ x+1+1=x 2. 23.75%3.2045三、1. 设乙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依题意得,5(x+2)+4(2x+2)=200解得x=14.则甲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14个零件.2. 设王老师需从住房公积金处贷款x元, 依题意得,3.6%x+4.77%(250000-x)=10170. 解得 x=150000.则王老师需从住房公积金处贷款150000元,普通住房贷款100000元.3. 设乙工程队再单独做此工程需x个月能完成,依题意,得 解得x = 14. 小时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一、1. C 2. C3. B二、1.2. 53. 三、1. 设甲原来有x本书、乙原来有y本书,根据题意,得 2. 设每大件装x罐,每小件装y罐,依题意,得 .3. 设有x辆车,y个学生,依题意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一、1. D 2. B3. B二、1. 2.略3. 20三、1. 2.3.4.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一、1. D 2. C 3. A二、1. ,2. 18,123. 三、1. 2.3. 4. 四、设甲、乙两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x、y亩,依题意可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三)一、1. B 2.A3.B4. C二、1.2. 9 3. 180,20 三、1. 2. 3. 四、设金、银牌分别为x枚、y枚,则铜牌为(y+7)枚, 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 , 所以 y+7=21+7=28.§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一、1. D2. C3. B二、1. 2. 3,3. -13三、1. 1. 2. 3. 4.5. 6. 四、设小明预订了B等级、C等级门票分别为x张和y张.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五)一、1. D 2. D 3. A二、1. 242. 6 3. 28元, 20元三、1. (1)加工类型项目精加工 粗加工加工的天数(天)获得的利润(元)6000x8000y(2)由(1)得: 解得∴答:这批蔬菜共有70吨. 2.设A种篮球每个 元,B种篮球每个 元,依题意,得 解得 3.设不打折前购买1件A商品和1件B商品需分别用x元,y元,依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 因此50×16+50×4-960=40(元).§7.3实践与探索(一)一、1. C 2. D3.A二、1. 722. 3. 14万,28万三、1.设甲、乙两种商品的原销售价分别为x元,y元,依题意,得解得 2. 设沙包落在A区域得 分,落在B区域得 分, 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小敏的四次总分为30分.3.(1)设A型洗衣机的售价为x元,B型洗衣机的售价为y元,则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得(2)小李实际付款: (元);小王实际付款: (元).§7.3实践与探索(二)一、1. A 2. A3.D二、1. 55米/分, 45米/分 2. 20,183.2,1三、1. 设这个种植场今年“妃子笑”荔枝收获x千克,“无核Ⅰ号”荔枝收获y千克.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2.设一枚壹元硬币 克,一枚伍角硬币 克,依题意得: 解得:3.设原计划生产小麦x吨,生产玉米y吨,根据题意,得 解得 10×(1+12%)=11.2(吨),8×(1+10%)=8.8(吨).4. 略5. 40吨第8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8.1 认识不等式一、1.B 2.B 3.A二、1. <;>;> ; > 2. 2x+3<53. 4. ω≤50三、1.(1)2 -1>3;(2)a+7<0;(3) 2+ 2≥0;(4)≤-2;(5)∣ -4∣≥ ;(6)-2<2 +3<4. 2.80+20n>100+16n;n=6,7,8,…§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一、1.C2.A 3.C二、1.3,0,1,,- ; , ,0,1 2. x≥-1 3. -2<x<2 4. x<三、1.不能,因为x<0不是不等式3-x>0的所有解的集合,例如x=1也是不等式3-x>0的一个解.2.略§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一、1. B 2. C 3.A二、1.>;<;≤ 2. x≥-3 3. >三、1. x>3;2. x≥-2 3.x<4. x>5 四、x≥-1图略五、(1)(2)(3) §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三)一、1. C2.A二、1. x≤-32. x≤- 3. k>2三、1. (1)x>-2(2)x≤-3(3)x≥-1 (4)x<-2(5)x≤5 (6) x≤-1 (图略)2. x≥3.八个月§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四)一、1. B2. B3.A二、1. -3,-2,-1 2. 53. x≤14. 24三、1. 解不等式6(x-1)≤2(4x+3)得x≥-6,所以,能使6(x-1)的值不大于2(4x+3)的值的所有负整数x的值为-6,-5,-4,-3,-2,-1.2. 设该公司最多可印制x张广告单,依题意得 80+0.3x≤1200,解得x≤3733. 答:该公司最多可印制3733张广告单.3. 设购买x把餐椅时到甲商场更优惠,当x>12时,得 200×12+50(x-12)<0.85(200×12+50x),解得x<32 所以12<x<32; 当0<x≤12时,得200×12<0.85(200×12+50x)解得x>,所以 <x ≤12 其整数解为9,10,11,12.所以购买大于或等于9张且小于32张餐椅时到甲商场更优惠.§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一、1. A2. B 二、1. x>-12. -1<x≤23. x≤-1 三、1. (1) x≥6(2)1<x<3 (3)4≤x<10 (4) x>2 (图略)2. 设幼儿园有x位小朋友,则这批玩具共有3x+59件,依题意得 1≤3x+59-5(x-1)≤3,解得30.5≤x≤31.5,因x为整数,所以x=31,3x+59=3×31+59=152(件)§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一、1. C2. B. 3.A 二、1. m≥2 2. <x<三、1. (1)3<x<5 (2)-2≤x<3(3)-2≤x<5 (4) x≥13(图略)2×3+2.5x<20 4×3+2x>202. 设苹果的单价为x元,依题意得解得4<x<5,因x恰为整数,所以x=5(元)(答略)3. -2<x≤3 正整数解是1,2,34. 设剩余经费还能为x名山区小学的学生每人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件文化衫,依题意得 350≤1800-(18+30)x≤400,解得29≤x≤30,因人数应为整数,所以x=30.5.(1)这批货物有66吨 (2)用2辆载重为5吨的车,7辆载重为8吨的车.第九章多边形§9.1三角形(一)一、1.C 2.C 二、1. 3,1,1; 2. 直角 内3.12三、1. 8个;△ABC、△FDC、△ADC是锐角三角形;△ABD、△AFC是钝角三角形;△AEF、△AEC、△BEC是直角三角形.2.(1)略(2)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把每条中线分成的两条线段的比均为1:2. 3.不符合,因为三角形内角和应等于180°.4.∠A=95°∠B=52.5°∠C=32.5°§9.1三角形(二)一、1.C 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A.二、1.(1)45°;(2)20°,40°(3)25°,35°2. 165° 3. 20°4. 20° 5.3:2:1三、1. ∠BDC应为21°+ 32°+ 90°=143°(提示:作射线AD)2. 70° 3. 20°§9.1三角形(三)一、1.D 2.A二、1.12cm 2. 3个 3. 5六年级数学同步答案
4.(1)6x+8y=88
(2) y=2
(3) 8
5.(1) 3y+8=x
(2) 54x+36y=378
6.(1) y=24x-12
(2)x=1
望采纳~

以上就是七下数学同步答案2016的全部内容,【答案】甲、乙一起做还需要2小时12分才能完成工作 有一火车要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座铁桥比过第一座铁桥多5秒时间,又知第二座铁桥的长度比第一座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两座铁桥的长分别为多少.【答案】第一座铁桥长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