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答案?46、亚运会入场仪式上群众分为四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128×4 = 512(人) 答:一共有512人。 47、5厘米长的蚱蜢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它的身长的75倍,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多少? 5×75 = 375(厘米) 答: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375厘米。 48、那么,三年级上册数学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84页算周长。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三年级数学上册84页的作业题是一道求周长的算式,正确答案是23加33加33等于86,因菜园的一边改为了墙壁,周长就不用算。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8+5)×2=26(米)
如果菜地一触答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8+5×2=18(米)
结果为这一片水浮莲长到能遮住半个池塘需要27天。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逆推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每天能在水面上长大一倍,28天就把整个池塘遮满,逆推知道27天就遮满池塘一半,由此得出答案。
解题过程如下:
解:
28-1=27(天)
答:这一片水浮莲长到能遮住半个池塘需要27天。
逆推法介绍:
逆推法是从问题的“结果”入手“倒着”去推算,这一方法对“错中求解”的问题特别有效。解答与加、减法相关的“错中求解”问题时,可以从错误的得数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再求出正确的得数。下面,举例讲解:
例:淘淘是一位“小马虎”,做事喜欢丢三落四。这不,他在做一道减法计算时,把减数380看成了830,结果算出来的差是130。嘻,大家能帮淘淘推算出正确的答案吗?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把“380”写成了“830”,所以得到差是130。虽然这一计算结果是错误的。但是被减数是没有错的,则有:被减数-830=130。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被减数=差+减数,即被减数=130+830=960,再用860减去380,就可以求出正确的差应该是几。
960-380=580
48页:
答案:
49页:
答案:
扩展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混合运算的知识点:
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第89和90页的答案是:
1、第一题第一小问周长为34厘米,第二小问周长为32厘米。
2、第二题爷爷沿这块草地走一圈一共走了16米。
3、第三题它的周长是18厘米。
以上就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答案的全部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第89和90页的答案是:1、第一题第一小问周长为34厘米,第二小问周长为32厘米。2、第二题爷爷沿这块草地走一圈一共走了16米。3、第三题它的周长是1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