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历史

中国女排历史,中国女排历史战绩

  • 历史
  • 2024-08-20

中国女排历史? .那么,中国女排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女排主帅有哪些

张常宁身高195厘米,体重72公斤。
张常宁:1995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运动员,身高195厘米,体重72公斤,司职主攻,生在排球世家。2009年,因出色的身体条件、扎实的基本功底,直接进入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从事训练与比赛,此时年仅14岁。2014年3月23日张常宁入选国家女排,一年内实现“三级跳”,2015年女排世界杯女排夺得冠军。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作为主力队员拿到世界冠军的主攻手。2016年7月18日,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张常宁名列出征名单。2016年随中国女排获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2017年1月15日,中国女排获得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团队奖、评委会大奖。

中国女排历届战绩表

截止2019年底,身高195cm,体重72kg。
张常宁,1995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运动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司职主攻,2014届南京市栖霞中学高中毕业生,南京师范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2014年3月23日张常宁入选国家女排,一年内实现“三级跳”,被誉为令人惊喜的“黑马”,2015年女排世界杯女排夺得冠军,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作为主力队员拿到世界冠军的主攻手。2016年随中国女排获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
扩展资料:
经历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张常宁以主力身份入选中国女排,场均贡献7.1分,帮助中国女排12年之后再夺奥运会冠军。
16-17赛季,张常宁已成长为江苏女排新的攻防核心,率队夺下联赛首冠实现历史性突破。并荣膺中国排协颁发的女排联赛最有价值球员。
2017年12月17日,“我是头条·2017今日头条年度盛典”在北京隆重举办。有着“全能王”称号的女排悍将张常宁当选“今日头条年度体育人物”。
2018年8月2日,福布斯中国公布了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张常宁入选,成为了排球领域本年度入选的唯一人选。
2019年5月,张常宁以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运动员的身份,荣获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常宁

中国女排历史简介

1974.9.1-9.15 德黑兰亚运会(第七届)——
女排:1.日本 2.南朝鲜 3.中国 4.伊朗 5.朝鲜
·1978.12.9-12.20 曼谷亚运会(第八届)——
女排:1.日本 2.中国 3.南朝鲜
·1982.11.20-12.3 新德里亚运会(第九届)——
女排:1.中国 2.日本 3.南朝鲜
·1986.9.20-10.5 汉城亚运会(第十届)——
女排:1.中国 2.日本 3.南朝鲜
·1990.9.23-10.4 北京亚运会(第十一届)——
女排:1.中国 2.南朝鲜 3.日本 4.朝鲜 5.中国台北 6.泰国
·1994.10.3-10.16 广岛亚运会(第十二届)——
女排:1.韩国 2.中国 3.日本
·1998.12.6-12.20 曼谷亚运会(第十三届)——
女排:1.中国 2.韩国 3.日本
·2002.10.2-10.13 釜山亚运会(第十四届)——
女排:1.中国 2.韩国 3.日本
·2006.11.30-12.14 多哈亚运会(第十五届)——
女排:1.中国 2.日本 3.中国台北 4.泰国 5.韩国 6.哈萨克斯坦
2010 广州亚运会
女排: 1. 中国
2014年 仁川亚运会
女排2. 中国.
我知道就这些.
供您参考.

中国女排历史战绩

8月20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12年后,中国女排重返奥运会决赛赛场。这一次,中国女排凭借顽强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从B组杀出重围,拿下东道主巴西、劲敌荷兰之后,在决赛赛场上以3:1力克塞尔维亚,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也是中国女排第3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了所有优势的巴西女排今天败在了素有中国“铁榔头”之称的郎平教练率领的中国女排手下。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的硝烟正慢慢散去。面对主场作战的卫冕冠军、强大的对手——巴西女排,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形势下,成功逆转,彻底粉碎了巴西女排奥运3连冠的梦想。这不但是中国女排的胜利,也是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精神的全然体现。
这个比赛结果令国人振奋,“女排精神”四个字顺势重新成为国人探讨的热点话题。在很多人看来,女排精神浓缩起来是四个字:坚持、拼搏。而在这四个字背后,还有更多辛勤的付出值得铭记。作为我国三大球中唯一一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女排从不缺少这种拼搏精神,也一次又一次带给国人感动。翻开历史,中国女排自1981年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到去年世界杯再度封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再度中兴,期间虽然多次历经波折,但总能在陷入低谷后回归正途而崛起,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神话。作为体育单项中参与度、普及度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项目,“三大球”始终是国人的“痛点”,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男排男足缺席、男篮女篮连败,女足差强人意。唯独女排,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二次出山的郎平,几乎女排每次崛起的背后,人们看到的都是那些了解女排、熟悉女排、扎根女排的团队在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尊重专业人才,才使得长期积累的女排精神不断闪光。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时代虽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35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的顽强拼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比分怎么样,大家从来没有放弃过。”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为他们的梦想继续拼搏;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同样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中国女排重新站在世界巅峰,用优异成绩回报国人关注,她们的精神值得人们颂扬。然而,女排精神却远不止“坚持、拼搏”这四个字,其背后深刻的内涵更值得我们敬仰。女排精神不是国人暂时的精神助力剂,它在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感动的同时,更应成为我们每个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国女排历任名单

1974年的伊朗德黑兰亚运会, 第三名。
1978年的泰国曼谷亚运会,第二名。
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第一名。
1986年韩国汉城亚运会,第一名。
1990北京亚运会,第一名。
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第二名。
1998年泰国曼谷亚运会,第一名。
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第一名。
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第一名。
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一名。
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第二名。

以上就是中国女排历史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