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玉箫?那么,历史上玉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传春秋时代(约公元前700年),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到十几岁,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命名匠把那块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给她。公主自从得了碧玉笙,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了,技艺也更加精湛了。
穆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
有一天夜里,公主在月光下赏月,倚著栏杆吹起笙来。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著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细一听,是从东方远远传来的洞箫声。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公主趁闲谈的机会,把有人在远处为她伴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来到秦宫,正好是中秋节。穆公见他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心里十分高兴,马上请他吹箫。萧史取出玉箫,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真是仙乐!」
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不饮不食,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朝鲜(图安国)公主,这是根据电视剧分析。而个人觉得,历史原型应该还有一点点二世祖胡亥母亲胡姬的元素,毕竟一样是外族人。而史记记载胡亥十分受宠,可能也有一部分母亲的缘故,可以推测胡姬也是极受宠的。
箫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
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我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从<>到<>,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自从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现代笛箫的区别,在于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籥"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
玉漱是电影(电视剧)《神话》中的女主角,一名远离故乡(电影版《神话》中是朝鲜公主,电视剧版《神话》中是图安国公主)的公主,要嫁给秦始皇,最后却爱上了蒙毅将军(电视剧里亦为易小川),演绎了一部千古美丽的浪漫神话。
历史上没有玉漱这个人
没有原型,完全虚构的。电视剧里说是图安国公主,电影里说是朝鲜公主。而事实上,当时并没有图安国这个国家。当时的朝鲜还是箕子朝鲜,于秦国也没有什么邦交。
以上就是历史上玉箫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