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基础生物化学A

  • 化学
  • 2025-11-27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一题 1.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那么,基础生物化学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基础生物化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中心法则阐明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是

A. 蛋白质→RNA→DNA

B. RNA→DNA→蛋白质

C. RNA→蛋白质→DNA

D. DNA→RNA→蛋白质

2.基因表达是指:

A.复制+转录

B.复制+转录+翻译

C.转录或转录+翻译

D.逆转录

3.镰状红细胞性贫血β链的突变是:

A.交换 B.插入

C.缺失 D.点突变

4.将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的大肠杆菌,转入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生长三代后,其各种状况的DNA分子比例应该是(LL代表两条轻链 14N-DNA,HH代表两条重链15N-DNA,LH代表轻链、重链DNA)

A.3LH/1HH B.6LL/2LH

C.15LL/1LH D.7HH/1LH

5.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

A.DNA-Pol Ⅲ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

B.DNA-polⅡ由多亚基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

C.DNA-polⅠ有及时校读功能

D.都用NTP作底物

6.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

B. 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ATP,GTP,CTP,UTP

7.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解开DNA双螺旋,便于复制

B.使DNA断开旋转复合不致打结、缠绕

C.稳定复制叉

D.辨认复制起始点

8.DNA连接酶的作用是:

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

B.连接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

C.合成RNA引物

D.将双螺旋解链

9.点突变引起的后果是:

A.DNA复制停顿

B.转录终止

C.氨基酸读码可改变

D.氨基酸缺失

10.DNA复制起始过程,下列酶和蛋白

的作用顺序是:1.DNA-pol;2.SSB;3.引物酶;4.解螺旋酶

A. 1,2,3,4 B. 4,2,3,1

C. 3,1,2,4 D. 1,4,3,2

11.复制中的`RNA引物的作用是:

A.使DNA-pol活化

B.解开DNA双链

C.提供5'-P合成DNA链

D.提供3'-OH合成DNA链

12.复制起始,还未进入延长时,哪组物质已出现?

A.冈崎片段,复制叉,DNA-pol

B.DNA外切酶、DNA内切酶、连接酶

C.RNA酶、解螺旋酶、DNA-pol

D.Dna蛋白,引发体,SSB

13.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

A.DNA复制速度太快

B.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

C.复制与解链方向不同

D.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

14.复制中,引物切除及填补之后:

A.复制出现终止

B.片段间有待连接缺口

C.向两个方向的双向复制在中点汇合

D.需要DNA-polⅡ校读

15.真核生物细胞DNA复制的特点:

A.引物较长

B.冈崎片段较短

C.仅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D.在细胞周期的G1期最活跃

16.突变

A.是由有害因素引起有害的结果

B.反映遗传的保守性

C.自然突变频率很低,可以忽略

D.是进化的基础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C 6.B 7.B 8.B 9.C 10.B 11.D 12.D 13.C 14.B 15.B 16.D

基础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

为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具多种催化功能的核酶的发现及人工筛选的成功,支持了在蛋白质产生以前核酶可能参与催化最初的新陈代谢的设想。

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

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类酶RNA,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其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酶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核酶的功能很多,有的能够切割RNA,有的能够切割DNA,有些还具有RNA 连接酶、磷酸酶等活性.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核酶的具体作用主要有:

1.核苷酸转移作用.

2.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

3.磷酸转移反应,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

4.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

5.RNA内切反应,即RNA限制性内切酶作用,被广泛用于DNA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

如今人们还人工合成了一些DNA也具有催化活性.所以现在的核酶应该包括催化性DNA和催化性RNA两大类核酶.目前,催化性DNA只是人工合成的,并没有发现有天然存在的.

基础生物化学A

s三肽 20种

肽键2 3 5

脱水缩合 36

通式见课本21右上角

本人现在复习必修一 高三的人了啊 这是基础题 要好好学了 熟看课本!!

基础生物化学王金胜

在pH4.8电泳缓冲液条件下,带有不同量磷酸基团的AMP、ADP、ATP解离之后,带有负电荷量的顺序为:ATP>ADP>AMP,它们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得到分离。又利用核苷酸类物质的碱基具有紫外吸收性质,将分离后的电泳醋酸薄膜放在紫外灯下,可见暗红色斑点,参照标准样品在同样条件下的电泳情况,对混合试样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鉴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电泳仪、电泳槽(平板式)

(2)紫外灯

(3)电吹风、医用镊子

(4)醋酸纤维素薄膜(8 cm×12cm)

(5)微量进样器(10μL或50μL)

2.试剂

(1)柠檬酸缓冲液(pH4.8):称取柠檬酸8.4g,柠檬酸钠17.6g,溶于蒸馏水,稀释到2000mL。

(2)标准腺苷酸溶液:用蒸馏水将纯AMP、ADP、ATP分别配成100mg/10mL溶液。其中AMP需略加热助溶。置冰箱备用。

(3)混合腺苷酸溶液:分别取上述标准液AMP、ADP、ATP各1份等量混匀。置冰箱备用。

四、操作步骤

1.点样: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放入pH4.8柠檬酸缓冲液中,待膜完全浸透(约0.5h)后用镊子取出,夹在清洁的滤纸中间,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仔细辨认薄膜无光泽面,用微量进样器在无光泽面上点样。

以上就是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的全部内容,在pH4.8电泳缓冲液条件下,带有不同量磷酸基团的AMP、ADP、ATP解离之后,带有负电荷量的顺序为:ATP>ADP>AMP,它们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得到分离。又利用核苷酸类物质的碱基具有紫外吸收性质,将分离后的电泳醋酸薄膜放在紫外灯下,可见暗红色斑点,参照标准样品在同样条件下的电泳情况,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