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历史?民国时期,宁夏地区先后隶属于甘肃省和宁夏省。1929年,宁夏省正式建立,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矛盾等因素,宁夏地区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战乱动荡。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地区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级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政府驻银川市,下辖多个地级市和县级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那么,宁夏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宁夏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地区之一。以下是宁夏历史的简要介绍:
汉朝时期:
宁夏属朔方史部,分属北地郡和安定郡。
西汉时,北地郡治往今甘肃环县,固原设安定郡。
东汉时,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肃镇原县,北地郡治移至今吴忠市利通区西南。
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
宁夏成为匈奴铁佛部首领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领土。
北魏、北周时期,宁夏得到进一步开发,始称“塞北江南”。
唐朝时期:
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6州:原州、灵州、西会州、安乐州、雄州、警州。
天宝十四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登基,为唐肃宗。
宋朝及元朝时期:
北宋时,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北部被党项族李继迁占领,南部改属泾原路。
元朝在西夏国故地设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设宁夏府路,宁夏由此得名。
明朝时期:
明朝初在宁夏设府,后改卫,增设宁夏左屯卫、中屯卫和前卫、中卫、后卫。
后改设宁夏镇和固原镇,长城沿线设九个防区,称九镇,为明代边重镇之二。
清朝时期:
顺治五年,清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后改宁夏府,下设州县,归属甘肃。
清朝时期宁夏虽行政上归属甘肃,但仍保持省级格局,升宁夏总兵为提督,增置满营将军府于宁夏。

一、三万年前,宁夏地区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二、公元1038年,党项族领袖李元昊在宁夏建立了西夏王朝。
三、春秋时期,固原地区居住着乌氏戎,而银南地区以盐池为中心是朐衍戎的领地。
四、秦朝时期,宁夏属于北地郡,郡治设在甘肃宁县。
五、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同年12月,成立宁夏省,维持宁夏的旧称。
六、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建立。
扩展资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位于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和河套西部的交界处。简称为“宁”,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作为中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宁夏的总面积为5.18万平方公里,1990年的人口为465.5451万。下辖5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1个县和9个市辖区。自治区的首府是银川市。
宁夏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历史上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黄河的灌溉,这里有着悠久的黄河文明。宁夏位于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国季风西缘,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夏季则处于东南季风的西行末梢,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2~68)。这种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季温暖迅速、秋季凉爽早至,同时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宁夏历史悠久,其得名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一、宁夏得名的由来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将此地改名为“宁夏”,寓意平定西夏、稳定西夏,希望西夏地区能够安宁。
二、清朝时期的宁夏
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立巡抚,隶属于陕西布政司,并下设卫所,此时宁夏已具备准省级的地位。
三、民国时期的宁夏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宁夏地区改府为道,并一度更名为朔方道。1913年,又恢复为宁夏道。
四、宁夏地方政府的发展
1947年,宁夏地方政府设立银川市。此后,直到解放前夕,宁夏全区共增设了13个县、1个市和3个设治局。
五、宁夏的解放与自治区成立
1949年9月23日,宁夏获得解放。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区域调整,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下辖吴忠市、金积县、灵武县和同心县等多个地区。
综上所述,宁夏的历史经历了从元朝的命名,到清朝的设巡抚,再到民国时期的道制改革,以及解放后的自治区成立等多个重要阶段。宁夏的历史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宁夏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历史沿革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其历史沿革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一、远古至先秦时期
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宁夏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水洞沟遗址是宁夏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了人类在宁夏地区的早期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宁夏地区出现了多种文化类型,如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宁夏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先秦时期,宁夏地区是戎狄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着密切的交流与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宁夏地区被纳入秦朝的版图,成为其西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在宁夏地区设置了郡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汉朝时期,宁夏地区属于朔方刺史部,是汉朝抵御匈奴入侵的重要防线。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疆防御,汉朝在宁夏地区修筑了长城,并设立了多个军事要塞。这些长城遗址至今仍然可见,成为了宁夏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
隋唐时期,宁夏地区属于关内道或陇右道,是唐朝与吐蕃、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交界的前沿地带。
宁夏的历史悠久且丰富:
一、宁夏得名的由来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将其改名为“宁夏”,寓意为平定西夏、稳定西夏,希望西夏地区能够安宁。
二、行政区划的变迁
清朝时期: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立巡抚,隶属于陕西布政司,宁夏成为准省级行政区。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宁夏改府为道,称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宁夏道。
解放前夕:1947年,宁夏地方政府设立银川市。至解放前夕,全区共增设达13县、1市、3设治局。
三、宁夏的解放与自治区成立
解放时间: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
自治区筹委会改名:1953年7月,宁夏“金、灵、吴、同”回民自治区筹委会改名为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筹委会。
自治区正式成立: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下辖吴忠市、金积县、灵武县和同心县等地。
宁夏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最终于1958年正式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以上就是宁夏历史的全部内容,宁夏的历史悠久且丰富:一、宁夏得名的由来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将其改名为“宁夏”,寓意为平定西夏、稳定西夏,希望西夏地区能够安宁。二、行政区划的变迁 清朝时期: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立巡抚,隶属于陕西布政司,宁夏成为准省级行政区。民国时期:1912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