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恪爱高阳吗?尽管文人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许多想象和创作,但我们需要以正史为准。李恪和高阳之间,除了兄妹关系外,没有更多其他关系的证据。大唐的开放风气使得许多文人在此题材上创作了不少作品,尽管如此,我们仍应以正史为准。那么,历史上李恪爱高阳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同时被授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为吴王,改授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650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2年),加授太子太师。永徽四年(654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神龙元年(705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公主与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
显庆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高阳公主,唐太宗爱女。也就是吴王李恪的妹妹了。
我可以付责任的告诉你,他们只局限于兄妹关系,只是感情很深,就像李承乾和安康一样。至于一觉得不限于兄妹关系,大概是看多了野史。正史里是没有的。
李恪生于619年,遇害于653年3月6日,享年34岁。
而高阳公主和他是同父异母兄妹,或是同父同母兄妹,因为高阳公主等十几个公主都没有记载生母是谁,无法确定。不过他们私情是绝不可能有的。
关于他们有乱伦关系的说法,始出于女作家赵玫的小说《高阳公主》,只是胡乱想象而已,没有任何史料依据,里面还说高阳公主和她大伯房遗直也关系不当.....这能信么??
后来的电视剧《大唐情史》因为多引用此小说内容,例如电视剧里李恪最后的遗言就是小说里的原话,所以编剧当时也把小说里的乱伦关系用上了。
包括史料都不能证明两兄妹关系很亲密,因为高阳她欲发动政变是想拥立她的叔叔李元景,不是李恪。只是有的电视剧里为了叙事简洁直接就说高阳欲拥立李恪为帝,事实不是如此。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封吴王。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世民事实上是隋炀帝的女婿。。。杨妃非常漂亮,因此也很得皇帝的宠爱,吴王李恪从小也很懂事,讨唐太宗喜欢,特别是他武艺精通,又喜欢阅读兵书,唐太宗说:“他最像我!”但是由于他有炀帝的血统,因此无法继承大统。高阳是李世民的十七公主,同样,她也是庶出。但是她就很不像话,非常愤世,甚至给丈夫房遗爱(房玄龄次子)带绿帽子,与一个和尚通奸。后来太宗病逝,高宗继位,她又同他人谋反,最终被平定后杀。同时这也连累了吴王李恪,李恪及母也不得不“陪伴先皇”去了。但是李恪绝没有参与谋反,长孙无忌将他们强压致死!
至于说到他两人的感情,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除兄妹之外无他!!!因为史籍上找不到任何他俩不正当关系的语句。有可能因为都是庶出,所以感情稍微亲密一些。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由于大唐的开放盛事,这个开放是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所以很多文人笔墨愿意在这个地方做些文章,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还是要以正史为主!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隋炀帝女杨妃,有同母弟李愔。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农历二月继房遗爱、高阳公主遭族诛后,长孙无忌以李恪涉及谋反案为名,将其绞杀,死时年34岁。
高阳公主:唐太宗的女儿(《新唐书 卷八十三 诸帝公主传》排第十七位),生母及本名不详,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与其夫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被赐自尽。
李恪与高阳公主为同父异母兄妹,同因荆王李元景谋反案而死。
以上就是历史上李恪爱高阳吗的全部内容,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