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识点框架图?一、中国的地形 ⒈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每级阶梯的地形类型、海拔)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地形的意义:(交通、农业、资源等)5、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山脉走向、两侧的地形名称、行政区、那么,高三地理知识点框架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思维导图概览:
地理位置的解析:
半球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理解温度带划分及中低高纬度区分。
海陆位置:掌握东西南北方位术语,理解地区与邻近海陆的关系。
气候特征的剖析:
基本原则:“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气温变化:分析季节性气温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
降水分布:关注降水的季节变化,如夏季多雨、全年少雨等。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影响因素与地形特征: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貌。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38张高清大图,全面覆盖高中三年知识点,助力知识串联,提高复习效率,助于考试提分,且支持下载打印。
思维导图是高效学习的利器,将复杂的地理知识以直观、系统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促进理解和记忆。
本套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包括地球与地图、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貌与地质、人类活动与环境等主要地理模块,每一部分都以清晰、简洁的图表形式展现,涵盖知识点全面,便于学生快速掌握。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进行知识串联,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同时,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性也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考试提分,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学生复习时的工具,帮助他们快速回顾重点内容,理清思路,增强答题自信心。
此外,本套思维导图支持下载打印,方便学生在课堂、自习或家中使用。在打印版上,学生可以自由标记、注释,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本套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有力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实现高效复习和考试提分的目标。
一、气候考察方向
1. 三圈环流:地球大气层中的热量和气压分布形成的三个主要环流系统,即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2.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的气压分布和风向变化的图示。
3. 季风环流:由于地球自转和季节性温度差异引起的大规模气流运动,如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
二、季风环流的影响
1. 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高残留在海洋上,形成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偏转成西南风。
2. 1月: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东亚冬季风;南亚冬季风偏转成东北风。
三、大气环流与气候形成
1. 气压带、风带、季风:这些大气环流模式影响下的气候特点和自然带的分布。
2. 气温和降水:纬度和大气环流决定了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3. 下垫面因素: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可能改变气候类型的因素。
四、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
1. 气候类型的划分基于气温和降水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2. 气候类型的判读:通过温度和降水数据来判断所属气候类型。
五、微专题知识点整合
1. 逆温现象: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的现象,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地理必修三的内容分为五章,但核心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和谐的人地关系,即可持续发展问题。无论是生态建设、区域经济还是资源开发,都是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观来阐述的。因此,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对于学习必修三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下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框架图,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特别提示: 手机版保存图片或电脑版在点击并拖动图片至新窗口,均为高清大图,方便阅读。
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框架图的全部内容,供广大文科考生复习做参考。更多关于高考地理的相关知识请查看高考地理频道,该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地理知识点等内容。
1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指导(含图表)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分类特点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以上就是高三地理知识点框架图的全部内容,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