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书?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探讨西双版纳的热带气候、植被、旅游资源等。第八章:跨省区域的地理特征与人文内涵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问题、那么,八下地理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概况;
②在了解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台湾的各种美称;
③了解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理解其外向型经济。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而认知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理解台湾“美丽”“富饶”的缘由;
②利用教材的“活动”这一板块,展开分析,认识台湾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解其“外向型”经济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②了解台湾与本地的紧密经济联系,增生对台湾、台胞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预备铃响、播放音乐:《阿里山的姑娘》。
正式铃响,开始“热身运动”:根据提供的信息,联想到中国的哪个省区?
①古都、沙尘暴、中关村
②毗邻广东、人多地狭、博彩旅游业
③金融业、京九铁路线、紫荆花
④妈祖庙、地震、岛屿
点击呈现本课三大板块:“导学目标”“知识框架”“本课总结”。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P3-4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1)山区和平原——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情况,图中东南部应该为山区,西北部应该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这是根据自然区域的标准来划分的。
(2)林区和农耕区——根据农业区域的划分标准,图中东南部的山区应该发展林业,西北部的平原应该成为农耕区,发展种植业。图中坡度较大,海拔较高,而又没有树木生长的地区应如何发展呢?虽然入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分农耕区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该地区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所以,应发展林业。
2、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P5-6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教本组成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
第二部分是分四章分别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区域的差异进行具体介绍。分别选取了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长江三角洲、香港和澳门、台湾省、塔里木盆地、三江源地区等作为具体的案例对中国的各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做出具体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中国在世界中,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取得哪些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再谈我们在发展中面临哪些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最后提出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106页、113页等。根据好学电子课本网查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最后一页是《后记》,是第106页。湘教版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最后一页也是《后记》,是第113页。

该年级地理课本90页。
根据查询360百科得知,《地理八年级下册》是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制的图书。供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使用,并且八下地理课本90页。
1983年7月我国教育部批准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通知中指出,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以上就是八下地理书的全部内容,106页、113页等。根据好学电子课本网查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最后一页是《后记》,是第106页。湘教版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最后一页也是《后记》,是第113页。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