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学公式?电磁学部分: 电场公式:E = F / q 磁场公式:B = F / 电磁感应公式:ε = dΦ / dt 热学部分: 热量公式:Q = cmΔT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为大学物理中的一部分,且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学习和应用这些公式时,务必理解其物理意义,并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那么,大学物理热学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分子平均动能是大学物理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表示分子在给定温度下平均具有的动能。根据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表达式,分子平均动能的公式可以表示为:$bar{E} = frac{3}{2}k_B T$其中,$k_B$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这个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其中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也没有考虑到分子的内部自由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并且只能计算分子的平均动能,不能计算单个分子的动能。对于实际气体或液体,需要考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内部自由度等因素,因此分子平均动能的计算公式会有所不同。
Q=A+△E=P△V+n(i/2)△T=(2+i)/2×R△T=400J氢气是双原子分子,i=5 7R/2=29.08J/(mol×K)解得△T=13.76K 带回上述公式可以解得A=228.48J对外做的功。剩下的就是自己增加的内能。
楼上答得是物理学的解法,大概是不错的,俺再补充个热力学的解法好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Q=△U+W=△H+Wt
压强保持不变,于是技术功Wt=0(因为dp=0)从而Q=△U+W=△H=400J
变换一下形式得(△H-W)/△U=1,△H/△U=r(热容比)=7/5(双原子气体i=5,r=(2+i)/2)
于是W/△U=2/5,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Q=△U+W=400J,得△U=2000/7J,W=800/7J
再根据△U=n(i/2)△T算△T
如果是我可能会用△U=ncv0△T=2*(8.314/2/2*5)△T算
以下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
公式:ΔE=Q+A
说明:ΔE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A表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公式:ΔS>0
说明:ΔS表示系统熵的变化量,此定律表明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总是趋于增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公式:P=nkT
说明:P表示压强,n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N是粒子总数,V是体积,R是通用气体常数,N0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磁感应强度:
公式:B=Fmax/qv
说明:B表示磁感应强度,Fmax表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最大洛伦兹力,q是粒子的电荷量,v是粒子的速度,T表示粒子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相关的量。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E=Q+A ;
2、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ΔS>0;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nkT(n=N/V,k=R/N0);
4、磁感应强度:B=Fmax/qv(T);
5、薄膜干涉:2ne+λ/2=kλ(亮纹);
6、机械能:E=EK+EP;
7、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8、动能:mV2/2;
9、光电效应方程:hν= mv2+A等。
以上就是大学物理热学公式的全部内容,公式:P=nkT说明:P表示压强,n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N是粒子总数,V是体积,R是通用气体常数,N0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磁感应强度:公式:B=Fmax/qv说明:B表示磁感应强度,Fmax表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最大洛伦兹力,q是粒子的电荷量,v是粒子的速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