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初三化学溶液,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 化学
  • 2025-07-20

初三化学溶液?初中化学中溶液的相关知识梳理如下: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中。溶液的基本性质: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当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发生变化。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那么,初三化学溶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化学水溶液知识点

1.Fe(NO3)2

因为有气泡所以肯定铁有剩余

只要溶液中还存在AgNO3和Cu(NO3)2

铁就一定会与他们发生置换反应

所以

不存在这两种溶质

只有硝酸亚铁

2.Ag

因为没有气泡产生

所以一定没有铁

铁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

后与硝酸铜反应

不确定在与硝酸银反映后是否有剩余的铁与硝酸铜

所以

一定有银

可能有铜

3.AgNO3

用方程式说明吧

AgNO3+HCl=AgCl↓+HNO3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溶液:均一稳定(特征)的混合物(宏观分类)

乳浊液: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小颗粒液滴构成

悬浊液: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 大颗粒构成

液体与液体配置溶液用体积分数

鉴别溶质 溶剂 :

液液:体积大的是溶剂(只要有水都做溶剂)

固液:液体作溶剂

溶液的电离:溶解时形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叫做电离。

有些物质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如硝酸铵(NH4NO3 )

有些与溶剂的分子、离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离子,并且放热如 氢氧化钠(NaOH)

氯化钠溶液的三个性质:

凝固点降低

沸点升高

导电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稀释溶液:加入溶剂 加入稀溶液

浓缩溶液: 蒸发溶质 加入浓溶液 加入溶质

码字很辛苦!

初三化学溶液讲解视频

1、50克5%的氯化钾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蒸发掉25克水。

2.现有100克12%的硫酸溶液。1.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蒸发掉50克水?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增加100克水。

3.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克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原溶液中溶质质量是8克。

4.现有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硝酸钾溶液,为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的水的质量0.5mg。为使其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入mg水。

中考化学溶液

1.原溶液含溶质=50*0.05=2.5克,如果通过加入溶质的办法达到10%,我们设加入X克溶质(氯化钾)则有(X+2.5)/(50+X)=10%,解出X=2.78克;如果通过蒸发水分达到10%,同样设蒸发Y克水,有方程2.5/(50-Y)=10%,解出Y=25克;

2.依据1的分析,需蒸发50克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加入100克水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

3.设原溶液为A克,则含有溶质A*8%,蒸发50克水后,容易变为A-50克,此时溶质密度为16%,有方程:A*8%/(A-50)=16%,解出A=100克,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8%=8克;

4.参考上面的例子,应蒸发m/2克水;加入m克水;

希望有帮助。

化学溶液全部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溶液的相关知识梳理如下

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中。

溶液的基本性质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当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发生变化。

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或固体。

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 100%。

溶液的颜色

不同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可能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亚铁离子溶液为浅绿色,铜离子溶液为蓝色。

常见的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如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溶液颜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蓝色,同时银白色物体表面析出红色单质铜。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溶液的全部内容,无色液体:水(H2o)双氧水(H2O2)蓝色液体: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2) 即含有Cu2+的溶液 浅绿色溶液:硝酸亚铁溶液(Fe(No3)2),氯化亚铁溶液(FeCl2),硫酸亚铁溶液(FeSo4) 即含有Fe2+的溶液 黄色溶液:硝酸铁溶液(Fe2(So4)3),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