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地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初中历史就背一张表

  • 地理
  • 2025-08-13

七年级上册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关于经度和纬度的知识点解释如下:一、纬度 起点: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是0度纬线。划分方法:从赤道开始,向南和向北各划分90度。赤道以北的部分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部分称为南纬,用“S”表示。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往北越大,那么,七年级上册地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视频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初一历史最简单背法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⑪、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⑫、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

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⑬、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七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电子课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七上背诵清单(可打印)

度数从左向右增加是东经,反之则为西经。

度数从上向下增加是南纬,反之则为北纬。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山脊)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山峰(小三角)之间是山谷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全部内容,初中地理主要学习以下内容:一、七年级上册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图要素的学习,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经纬网的理解与应用;地形图的阅读与分析。 地球运动与气候:探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现象;学习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