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 历史
  • 2024-11-26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分为四个部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转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的颁布和实施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那么,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分为四个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转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背内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的颁布和实施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的颁布、特点、影响等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宪法规定内容等等。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发展和影响。

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了解掌握战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十年对峙、内战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了解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改变,在国际的影响力,开创外交新局面的方法等。

高一历史怎么学才能考好

【 #高一#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 无 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朱元璋废氶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内阁的机构性质: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是正式行政机构,是侍从咨询机构)影响:使君主XX进一步加强;内阁受司礼监太监牵制,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清君主XX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时期

直接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职责:只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利,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XX制度达到了顶峰。

3、清朝的边疆政策

设机构——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事务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

明代开始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清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

2.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一、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1、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2、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_,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二、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割让中国领土香港;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2、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签订。又称《五口通商章程》。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3、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4、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主要内容是: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如下:

一、夏商政治形式

商的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高一历史1到8课知识点整理

之争

西汉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

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

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

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

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

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

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

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

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

1644年到1840年1644年清军入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昭莫多战役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以上就是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