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本概况如下:成立背景与时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起源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的重点科研平台。名称与简称:全称为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简称为IBS。核心理念:“健康上海人,欢乐中国人”,以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和国民福祉为己任,那么,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技术平台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设施完善,具体包括以下平台:
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专注于蛋白质的研究,包括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定量和功能分析。
分子细胞技术平台:提供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支持,涵盖基因克隆、细胞培养、细胞成像等技术。
药物与结构技术平台:致力于药物研发和结构生物学研究,包括药物筛选、结构优化和靶标验证。
基因组学技术平台:提供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分析和遗传变异检测等服务。
病理研究技术平台:专注于疾病的病理学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基础医学技术平台:针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重点研究领域,提供基础医学研究的支持。
此外,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还着重建设了以下技术平台: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平台:致力于探索生命的基础,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技术平台:旨在防控疾病传播,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和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采用平台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管理模式,遵循国际普遍接受的PI管理方法。研究院配备了尖端的科研设备,并创新性地构建了资源共享体系,以灵活的模式与校内各院系和附属医院开展深度合作。
研究院内部设有九个专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所/中心: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致力于基因研究;蛋白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探索生命系统的复杂性;药物学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关注药物研发与结构解析;发育生物学与出生缺陷研究所,关注生命早期发展与健康问题;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所,探索再生医学技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关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癌症研究中心,致力于癌症研究;病理研究中心,从事疾病病理学研究;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关注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控。
此外,研究院还依托自身平台,建立了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以及中国重大疾病样品库,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持。
扩展资料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简称IBS)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明道楼,拥有一流的导师、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型学科的科研基地。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医学研究院)是一个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机构背景与宗旨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
研究院的宗旨是“健康上海人,欢乐中国人”,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提升公众健康水平。
二、发展模式与目标
研究院遵循“章鱼模式”发展,旨在建设人才聚集高地、领衔大项目高地和做一流研究高地。
以“转化医学”为目标,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有机结合,建立基础科学与临床需求的紧密联系。
三、机构设置与管理
实行平台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管理上遵循国际通用的PI管理模式。
配置了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并创建了独特的共享体制,以促进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
采用灵活的方式与各院系和附属医院进行共建,形成科研合作网络。
四、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研究院下设九个研究所中心,包括:
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
蛋白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药物学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
发育生物学与出生缺陷研究所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所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
癌症研究中心
病理研究中心
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
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为复旦大学生物系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和学术影响力。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的毕业生拥有广阔的职业前景。他们可以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找到工作,也可以在医学机构如临床研究和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领域发展。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方面找到职位。在研究机构和大学,他们可以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国际制药和保健品企业也欢迎这些毕业生,他们可以担任管理、研究和开发的职务。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在私人机构或与医生合作,直接参与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
他们研制的器械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和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他们可以参与开发用于检测疾病的诊断工具,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此外,他们还可以设计用于治疗疾病的新疗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医疗器械的销售和服务方面,他们可以推广和维护这些先进设备,确保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正确使用。
在大学和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的毕业生可以深入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问题,推动科学知识的进步。他们可以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在国际制药和保健品企业,他们可以参与新药的研发,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私人机构或与医生合作,利用他们在医学护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直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周玉峰课题组诚聘超级博士后2-3名
课题组介绍:周玉峰课题组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涵盖哮喘与过敏性疾病、感染、炎症和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课题组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并荣获省级科研奖励2项,中国高影响力论文奖2项,以及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travel奖2项。目前,课题组在申专利5项,已在Nature Medicine、Blood、Science Advances、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STTT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近5年发表SCI论文26篇,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课题组负责人简介:周玉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拥有丰富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2006-2011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5年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师,2015年起担任复旦大学研究员。
以上就是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全部内容,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该研究院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有机结合,旨在建立基础科学与临床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转化医学”为目标,为“健康上海人,欢乐中国人”的宗旨贡献力量。二、发展模式 研究院遵循“章鱼模式”发展,注重人才聚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