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2017年全国卷语文题目,2017语文全国卷2解析

  • 语文
  • 2025-09-09

2017年全国卷语文题目?一、全国卷 全国卷I:题目要求考生围绕“中国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关键词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考生需要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行文。那么,2017年全国卷语文题目?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7年语文作文题目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书面表达题目:

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丙卷: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全国卷1语文答案详解

首先,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这道题目相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深度,需要考生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其次,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这道题目相对比较难,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需要考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较强。

再次,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为基础的写作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需要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创作出有意义的故事。

最后,新课标II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实际,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需要考生对于社会问题和青少年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全国甲卷最难,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创作,最终达到高水平的写作表现。

2017年全国卷2语文作文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根据不同地区使用的试卷类型有所不同,以下是全国及各省份的具体作文题目:

一、全国卷

全国卷I

题目:选择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全国卷II

题目:根据材料,围绕“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或“高考与我”三个主题之一写一篇文章。

材料: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全国卷III

题目: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2017全国卷2语文答案及详解

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考作文题目:

一、全国卷

全国卷I:题目要求考生围绕“中国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关键词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考生需要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行文。

全国卷II:题目是关于“6个古诗句”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这些诗句,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这些诗句分别蕴含了自强不息、家国情怀、坚守节操、矢志不移、勇于担当、理想信念等内涵。

全国卷III:题目是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是关于学生在考试后,成绩的不同导致家长对待方式的不同。漫画中,第一次考试,考100分的孩子被亲吻,考55分的孩子被打耳光;第二次考试,考98分的孩子被打耳光,考61分的孩子被亲吻。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文章。

二、北京卷

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部分。

2017年全国卷一语文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作文题目如下: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

以上就是2017年全国卷语文题目的全部内容,全国卷I 题目:选择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全国卷II 题目:根据材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