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2017高考考试说明语文,2020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 语文
  • 2025-08-22

2017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1)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在这两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那么,2017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考试说明高考样卷

作为一个江苏的文科考生我谈一谈我的感受,首先,语文200中的前160分的七道选择题确实比去年要简单,文言文也相对平和,较之去年也下降了些,但是,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和去年一样的难;作文也是避开了大热话题而选择了车。40分附加分整体比去年难,主要是难在材料概括分析题,其他还可以。

2019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

(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

2020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1. 2017山东语文高考古诗文背诵范围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020全国高考语文考纲

高二语文必读名著书目如下:

《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红岩》、《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等。

从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在所有学科中变化最大的是语文,其中将《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6部经典作品纳入必考范围,而至2018年将有12部经典名著纳入考试必考范围。

对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其中,对中外文学经典名著的考查内容细化为: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读名著的好处:

1、培养情感和审美素质

名著代表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审美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高二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素质,进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增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提升文化修养和知识深度

名著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还涉及到历史、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

包括《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雷雨》、《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等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

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早在2015年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2016年这12部经典阅读篇目暂没有列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据市考试院解释,将在2017年、2018年逐步将这些篇目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2017年的《考试说明》里,将其中一半篇目纳入了必考,包括《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国家教育部门对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其中,对中外文学经典名著的考查内容细化为: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以上就是2017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的全部内容,高二语文必读名著书目如下:《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红岩》、《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等。从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在所有学科中变化最大的是语文,其中将《红楼梦》、《呐喊》、《边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