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0篇

  • 语文
  • 2025-08-12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1 时间:第三周 地点:办公室 教研员:主持人:张海东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 内容 简单、扎实、有效的课堂构建 活动记录 第一项:主持人宣布研讨内容。本周,我校全体班主任老师到冶里小学参加了教育总校举行的校本教研活动--简单、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构建。大家都认真聆听了三位老师执教的语文课。那么,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研记录20篇可抄

1. 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7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活动过程: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反思的内容:1. 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 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 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6. 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 是否存在着“伪探究”反思的方法:1. 思教学效果2. 思自己的行为3. 思成功之处4. 思教学不足5. 思改进措施6. 思再教设计(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1.不要与说客混淆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四)关于评课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活动过程: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

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一年级教研记录100篇

1、近期作业中发现学生誊写词语错误比较多,有些字教师已经讲解多次,但在写作业时依然有错误。

2、我们一起考虑、讨论了问题的原因,认为随着学生进入小学三年级,他们的识字、写字量增加了,识字量的巩固应该仍然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中年级,学生开始喜欢运用会认的字,出现很多错别字,或者可以说是错别字的高峰期。

所以我们除了多接触,多见面,归类复习,还要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中,边学习边巩固,协助学生度过这一困难期。比方誊写生字词时不能机械地识字,要联系字词的意思。

如:“蒲”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的科学知识,“蒲公英”是一种草本植物,所以,偏旁是草字头,相信多想方法,学生们的写字错误率肯定会有所下降。

3、另外,与原来相比,发现小朋友的书写也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也寻找了原因,我们认为,原因一是作业增多,二是教师有所忽视,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手把手,其实仍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范文,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语文教研记录20篇可抄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模板

活动记录,一个过程的一次执行所需信息的管理,是通过使用一个所谓活动记录的连续存储块来实现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1

时间:第三周

地点:办公室

教研员:

主持人:

张海东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

内容

简单、扎实、有效的课堂构建

活动记录

第一项:主持人宣布研讨内容。

本周,我校全体班主任老师到冶里小学参加了教育总校举行的校本教研活动--简单、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构建。大家都认真聆听了三位老师执教的语文课。林老师的《春雨的色彩》,史老师的《小露珠》,孟老师的《灯祭》。老师们的出色执教让我们受益匪浅,而接下来的教育局的腾老师的精辟点评,更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有了重新的审视。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以后的工作方法。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2

时间地点:教研员

主持人: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活动记录

第二项:全体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

刘云江:我比较欣赏林老师的《春雨的色彩》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林老师讲课历来十分重视实效,他执教的课注重每一个细节,这堂课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相当到位,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九下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思想,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在唐维伦组长的带领下,松山湖中心小学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一路同行,他们走入文本,走进学生,走近同行,走向大师,迈进了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第一幕:三羊开泰步不休

“水光对山色,潋滟对空蒙;晴对雨,好对奇”。稚嫩的童音从教室里传出,回荡在松山湖的蓝天之下。那是覃世柏老师和学生品析着《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对仗句。他们置身于初晴后雨的西湖,走进对子歌,走进对仗诗句和春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是孙道明老师读唱吟舞教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读,用古诗平仄音调的规律诵读;唱,和着《阳关三叠》的旋律唱;吟,半读半叹,嗟叹之,咏歌之;舞,兴浓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师生一唱三叹,诗意盎然,情意融融,沉浸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那种清新空灵的意境中……

第三节课另有一番景象。有时,学生五人一组,有的讲解,有的记录,有的倾听;有时,师生或对话交流,或书声朗朗。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0篇

城西小学教研活动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活动时间

2017.3.21

活动地址

六年级教师办公室

参与人员

周海鸥、金晓锚、朱新英、谢海珍、厉孙

【教学预设】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篇章结构

1.自由朗读课文。

2.了解“例证观点”的结构。(3—6自然段)

●过渡:这样的说法,我们课文中第二段就有。

(2)了解三个事例的总起。(第2自然段)

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A.自由读。你觉得哪个地方特别有趣?

理解句子:最后把“?”拉直变成“!”

a.理解句中的“?”,延伸理解事例中的“?”。

b.理解句中的“!”,延伸理解事例中的“!”。

C.“拉直”相对应的文字就是——(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

d.小结,理解“见微知著”。

利用“见微知著”朗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也就是说,见微知著就是——齐读(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B.小结,文中的三个事例,都是紧紧围绕这段话进行论证的,可以说,第二自然段就是三个事例的(板书:总起)。(写上自然段序号)

●过渡:按照平常的习惯,有总起,一般还会有——“总结”。看看,第六自然段是不是。(是)

(3)了解三个事例的总结。

以上就是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的全部内容,城西小学教研活动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二 项目名称 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活动时间 2017.3.21 活动地址 六年级教师办公室 参与人员 周海鸥、金晓锚 、朱新英、谢海珍、厉孙 【教学预设】一、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