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归纳:必修一 氮及其化合物1. 氮气存在形式: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如空气中的氮气),也有化合态(如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降温可变为液体,再变为雪花状固体。那么,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化,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由一种化学性质转变为另一种化学性质的反应,显著标志是新物质的生成,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微观上涉及分子的分解和重组。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及区分。
单质与化合物的定义及识别。
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步骤。
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计算。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一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镁和铝
物理性质
镁(Mg):银白色固体,莫氏硬度2.0,密度1.738g/cm³,熔点645°C,沸点1090°C,导电导热性好,延展性好。
铝(Al):银白色固体,莫氏硬度2.0~2.9,密度2.7g/cm³,熔点660.4°C,沸点2467°C,导电导热性很好,延展性很好。
原子结构
镁和铝的原子最外层分别有2个和3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表现还原性。
铝原子比镁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因此铝的活泼性不如镁。
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镁和铝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
与酸反应:镁和铝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金属盐。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铝能与氧化铁等发生铝热反应。
镁与水的反应:镁与沸水反应缓慢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铝与冷水难反应。
铝与碱的反应:铝能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
工业制法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
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一 氯及卤化物一、氯气的结构与性质
氯气的基本性质:氯气(Cl₂)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熔沸点较低。氯气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
氯气的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1个电子成为-1价的氯离子,表现出强烈的得电子能力。
氯气与水反应:氯气溶于水时,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
氯气与金属反应: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氯气与非金属反应:氯气还能与氢气、磷等非金属反应,分别生成氯化氢和五氯化磷等。
二、氯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常用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氯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验满时,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有氯气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
1、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
2、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3、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5、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高中化学归纳:必修一 硫及其化合物一、硫单质
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硫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分子式可设为S_x,其中x=1,2,3,4,5,6,7,8,9,10,12,18。
硫为黄色晶体,俗称硫磺,质脆易研成粉末。
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_2。
化学性质
弱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硫磺能氧化H_2和绝大多数金属单质,变价金属往往被氧化为低价金属。
例如:S + H_2 → H_2S(加热)S + Fe → FeS(加热,氧化为+2价)S + 2Cu → Cu_2S(加热,氧化为+1价)
弱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硫磺可被F_2、O_2、Cl_2等非金属单质及一些具有氧化性的化合物氧化。
例如:S + O_2 → SO_2(点燃)S + 6HNO_3(浓) → H_2SO_4 + 6NO_2↑ + 2H_2O
歧化反应:在强碱溶液里加热可发生歧化反应。
例如:3S + 6KOH → 2K_2S + K_2SO_3 + 3H_2O(加热,可用热碱溶液除去试管中残留的硫)
特性:Hg、Ag在常温下不跟O_2反应,但易跟S反应。
以上就是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一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镁和铝 物理性质 镁(Mg):银白色固体,莫氏硬度2.0,密度1.738g/cm³,熔点645°C,沸点1090°C,导电导热性好,延展性好。铝(Al):银白色固体,莫氏硬度2.0~2.9,密度2.7g/cm³,熔点660.4°C,沸点2467°C,导电导热性很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