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数学奖?1. 菲尔兹数学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奖项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2. 该奖项由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授予40岁以下的杰出数学家。3. 菲尔兹数学奖的含金量极高,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只授予在数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4. 获奖者的贡献不仅包括原创性的理论研究,那么,菲尔兹数学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菲尔兹奖是全球数学界公认的顶级荣誉之一,与沃尔夫数学奖和阿贝尔奖并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奖项。
2. 该奖项在数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声望,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然而,由于获奖条件限定为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一些成熟的数学家可能因此错过获奖机会。
3. 菲尔兹奖设立于1936年,是根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遗愿设立的。该奖项每四年颁发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举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颁奖。
4. 每次颁奖典礼上,菲尔兹奖会授予二至四名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将获得1.5万加拿大元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章。
阿尔贝奖、菲尔兹奖和沃尔夫数学奖,被公认为数学界的三大荣誉,是国际数学界的至高奖项。菲尔兹奖自1936年设立以来,一直被视为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这一奖项之所以如此受推崇,原因在于:
首先,菲尔兹奖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持,这是一个由全球顶尖数学家组成的权威学术团体。该奖从全世界的第一流青年数学家中甄选,确保了获奖者的卓越。
其次,菲尔兹奖的颁奖频率和仪式感也令人印象深刻。该奖每四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颁发,每次仅授予2至4名获奖者(通常为2名)。这种庄重的仪式感让获奖者成为数学界的明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得奖者的贡献和才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数学领域的发展,还赢得了全球数学界的尊敬。
尽管如此,菲尔兹奖与诺贝尔奖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诺贝尔奖每年颁奖一次,奖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奖等。相比之下,菲尔兹奖每四年才颁发一次,显得频率较低。此外,菲尔兹奖的奖金只有象征性的4000美元,远低于诺贝尔奖的奖金。最后,菲尔兹奖对获奖者的年龄有限制,获奖者必须在40岁之前取得其主要研究成果。
因此,菲尔兹奖虽然在数学界享有极高声誉,但在其他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所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设立背景:菲尔兹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推进了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菲尔兹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加到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的经费中,因此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数学家们决定设立菲尔兹奖。
颁发时间与频率:菲尔兹奖于1936年首次颁发,之后每四年颁发一次。颁奖仪式在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
评选标准与获奖者:菲尔兹奖评委会由国际联盟执行委员会挑选,一般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担任评委会主席。该奖项授予在数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40岁。每次授予2至4名获奖者,每人获得1.5万加拿大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崇高地位的原因:尽管菲尔兹奖的奖金数目与诺贝尔奖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在数学界的地位非常崇高。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数学界的国际权威学术团体—国际数学联盟主持评定;二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隆重颁发,且获奖者人数有限;三是由于得奖人的出色数学成就。
1. 菲尔茨奖:自1936年起颁发的数学界最高荣誉
菲尔茨奖是以加拿大数学家J.C.菲尔兹的姓氏命名的,也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2. 菲尔兹奖简介:
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需在40岁以下,能够对未来的数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 J.C.菲尔兹的生平:
菲尔兹出生于1863年,经历了艰苦的童年。他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多个学术机构担任教职。菲尔兹致力于推动数学的国际交流,并成功筹备了1924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4. 菲尔兹奖的设立:
菲尔兹在遗嘱中规定,将他的遗产与大会剩余经费合并,设立一个国际数学奖。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该奖项被命名为菲尔兹奖。
5. 菲尔兹奖的声誉与影响:
最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菲尔兹奖声誉日隆,成为青年数学家梦寐以求的荣誉。它的地位之所以崇高,在于由国际数学联合会评选,每四年一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获奖机会稀少。
6. 菲尔兹奖的颁奖仪式:
该仪式在每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举行,获奖者由东道国的重要人物或著名数学家颁发奖章和奖金,并对其成就进行简要评介。
7. 菲尔兹奖的意义:
自1936年以来,已有43位数学家获此殊荣,他们都是数学界的璀璨明星,代表了数学界的最高成就。
截至2023年,菲尔兹奖华人获得者共有2位,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1、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Yau),美籍华人,原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是首位菲尔兹奖华人得主、国际知名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
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华人。
2、陶哲轩
陶哲轩(Terence-Chi-Shen-Tao),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华裔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陶哲轩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
他于2015年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的存在,该问题是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以上就是菲尔兹数学奖的全部内容,1. 美国的数学家获得了13次菲尔兹奖。2. 法国数学家赢得了12次菲尔兹奖。3. 俄罗斯数学家获得了9次菲尔兹奖。4. 英国数学家共有6次获得菲尔兹奖。5. 日本数学家赢得了3次菲尔兹奖。6. 比利时数学家获得了2次菲尔兹奖。7. 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伊朗、挪威、瑞典、芬兰、瑞士、奥地利、乌克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