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试卷?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述的是“花气袭人时,燕子喳喳叫,桃花满春园,柳枝吐新芽”的情景。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因此花香就特别浓郁,这是一种 现象。那么,九年级物理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植物叶面上的霜____________;(2)铁变化铁水_____________;
(3)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会变干_____________;
(4)夏季潮湿天气,家中自来水管外壁“出汗”:________.
2.甲、乙两物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判断:________物体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该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min,这一过程是___________热过程.
3.夏季,某地区为了缓解早情,利用有利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利用大炮或飞机向高空投撒干冰,当干冰进人云层,就很快___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____________而形成雨落在地面上.
4.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这两种增加内能的方法中,前者属于______________的方法,后者属于______________的方法.
5.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它.请你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选择____________作为测温物质制造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最低.选择_____________作为测温物质制造的温度计,灵敏度最高.
6.水的比热容为4. 2×103_________.汽油的热值为4. 6×107J/kg,按照理论计算,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g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使l0kg水的温度升高46℃.而实际加热时,所需要的汽油远比这个数值要大,由此可见,提高使用燃料的____________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7.如图2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冲程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_________冲程,该冲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8.热机的效率是较低的,很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提高热机工作效率.就如何提高热机工作效率,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练习卷
物理试题(Ⅰ)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4小题.试卷6页.
2、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交卷时只交答卷纸,本卷由考场处理.
3、请在答案纸指定题目的答案区黑色矩形框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画,待确定后再用铅字笔描清楚.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后,点燃发动机,向运动前方喷出火焰,进行太空刹车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刹车过程中,其动能在增大
C.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2. 明宗与安鹏同学一起坐在行驶的列车内,明宗说安鹏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客
C.车窗 D.铁路边与火车反向行驶的汽车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食现象 B.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 D.站在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
4. 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5. 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6.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7. 若行走在结冰的河面上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在下列采取的行动中最有可能脱离危险的措施是
A.立即迅速跑开 B.立即改用单脚跳开
C.双脚站立原地不动 D.趴在冰面上慢慢挪开
8、小华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甲种物质的密度比乙种物质的密度大
9. 为了使厦门的交通更通畅,交警部门在重要的交叉路口都装上电子监控系统实施全天侯的监控,电子监控的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收集到的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凹透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
10. 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块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如图3所示,物块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而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跟乙杯中受到浮力一样大
11.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0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1.5 m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8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12. 如图4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图1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机械或器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
2.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接近于
A.0.18AB.1.8AC.3A D.0.018A
3.下述事例中,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
C.利用热水袋取暖D.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做功
4.下面的几种叙述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
A.电路中每一处的电流都相等 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断路
C.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D.电路上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5.春游时,在一座山脚下,明明和祥祥决定进行爬山比赛,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山顶。想判断谁的功率大,还需知道的物理量是
A.山的高度B.二人的体重
C.爬山的时间 D.二人身高
6.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亮不起来,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由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时 ()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
B.从a经灯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
C.灯L2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
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甲、乙灯泡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现用电压表进行检测,量出 A、B两点间的电压为0,B、C两点间电压为6V,造成开路原因可能是 ()
A.电源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
D.甲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
8.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全部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全部是有毒气体D.蒸汽机是用蒸汽作燃料的热机
9.在简单机械中,使用动滑轮可以
A.既省一半的力,又省功B.省一半的力,但不省功
C.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功D.省一半的力,机械效率提高一倍
10.铅蓄电池供电时,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1.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a、b、c是电压表或电流表,其中
A.a、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B.a为电压表,b、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c为电压表
D.c为电流表,a、b为电压表
12.在图5a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
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4.8V,1.2VB.6V,1.2V a b
C.1.2V,6V D.1.2V,4.8V图5
13.小红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6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L2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1AB.对人体来讲,安全电压只能是36V
C.冰箱正常工作时的消耗的功率大约20kW D.空调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5 A
2.从小红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摘录了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关系的四句话,其中说
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就会增大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就会升高
3.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生活中改变物体内能的
事例非常之多。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不属于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小红同学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绘制的图像可以判断( )X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C.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
5.中考专用文具袋内装有直尺、圆规、铅笔、圆珠笔、三角板和橡皮擦子,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学习用具。
九年级是学习物理的第二个学年,此时一定要掌握好九年级物理内能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物理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是( )
C.雪花飞舞 D.树叶凋零
2. (江苏扬州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3. (乌鲁木齐中考)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4. 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D.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6. 下述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向手哈气,手会变暖和
B.不断锻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
C.把烧红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
D.水盆里的水放到阳光下照射,温度升高
7. (南京中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8.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了热量,没有其他方式和途径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9. 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试卷的全部内容,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将掉在地上的一个苹果捡回到餐桌上的过程中,克服苹果重力所做的功大约是() A.0.01JB.0.1JC.1JD.10J 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