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生物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生物多样性是减少还是降低

  • 生物
  • 2025-06-2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那么,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有

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减少还是降低

如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也影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温室效应是很早就提出的了,可能人们现在更多的去关注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对温室效应的关心也不多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温室效应依然存在,依然严重,我们应该更深刻的认识到它的形成原因与危害,这样可以促使人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减小温室效应以及它带来的危害,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我们的子孙一片干净的土地。

首先,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二氧化碳也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1988年7月4日,美国的一家很有影响的杂志《幸福》发表了一篇引起世界瞩目的文章,作者认为,21世纪将出现非常恶劣的气候,气温上升比任何一次都更高更快,全球气候将出现混乱反常,世界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正是燃烧煤、石油、汽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迅速积聚,比二氧化碳少得多但是同样有害的氯氟化碳等气体也迅速增多。在地球的大气层中,这些气体起着温室玻璃那样的作用,让阳光射入而又把热量留聚下来。它们吸收而不是反射能生热的红外线辐射,从而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什么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自然的星球。地震、火山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那么经常发生这样的破坏现象又是为了什么呢?传统的地震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的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地球内部产生一种推动地壳深处岩层运动的力量,使岩层慢慢地变形,一旦达到极限,地壳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发生严重的断裂和错位,引起局部地区的强烈震动,同时地球内部的溶融赤热的岩浆也会跑出来,这就是地震或火山地震。

那么,推动地壳发生运动的力量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很多人认为可能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物质导致而成。还有人认为,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是地下的岩石产生了新的断裂、错位或是原来就有的裂缝再次发生错动。许多强烈的地震都发生在地下存在这样断裂的地方。当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破裂时,加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和水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都可能促成地壳断裂的发生,酿成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时,大量炽热的岩浆从地下喷出,体积迅速膨胀,冲击地壳,使地壳断裂或错位,造成局部地区的震动,因此引起地震。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约有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发生一万多次,几乎每分每秒都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人类能够感觉到的地震只有1%次,99%的都是微震,对人类不能构成危害,这样小的微震,只有十分灵敏的仪器才能探测出来。

生物多样性衰退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全球气温升高

1、二氧化碳-大量的积累致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在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造成灾难。

2、一氧化碳-大量积累会破坏同温层的平衡。

3、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4、一氧化氮-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烟罩中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

5、碳酸盐-造成河流湖泊污染。

6、汞-污染食品,尤其是海产品,人体中积累会损害神经。

7、石油-流入海中,会破坏大海中的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资源,并污染海滩和港口设施。

8、铅-影响酶和细胞的新陈代谢。

9、DDT农药-过量使用会毒死鸟类和鱼类,甚至导致某些癌症。

10、辐射-它是10大污染物质中最危险的一种,如管理不善,会引起恶性肿瘤。

二、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以上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根据地震产生的种种迹象判定,地震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地球内部要具备极高的温度使内部的物质具备流动性,能够不断地进行运动这样的基础,地球内部确确实实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二是,地壳的部位上必须具备储存大量的高热值的能量物质或放射性物质这样的外部条件,地球也同样具备这样的条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