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那么,马克思的历史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
择其要者,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1.拯救意识。
马克思有其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拯救情结,他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为人类工作”。
青年马克思就立志成为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角色,也就是牺牲自己、拯救人类。
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历史解放作为自己的终极旨趣加以确认并孜孜以求。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同样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功夫,无疑体现着儒家的“家国天下”意识和拯救的责任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沉情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志向,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抱负……,无不是这种忧患意识和使命感的鲜明体现。
应该承认,这种诉求乃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认同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2.强调实践。
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是那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他特别突出地强调实践的本质地位和前提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国人,所以《共产党宣言》原稿是用德语写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①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②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以上就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全部内容,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