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历史

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知识点

  • 历史
  • 2025-06-11

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二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知识点如下:资本主义萌芽与自然经济解体: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伴随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自然经济解体主要表现为手工业的衰败,标志着传统经济体系的瓦解。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加快,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上海等沿海城市成为新的贸易中心,那么,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知识点

【 #高一#导语】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高一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先秦商业产生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等,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四、宋元商业繁荣

1.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的城市。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二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知识点如下

资本主义萌芽与自然经济解体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伴随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自然经济解体主要表现为手工业的衰败,标志着传统经济体系的瓦解。

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加快,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上海等沿海城市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洋行和买办商人队伍开始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阶段

列强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部分中小地主、官僚、商人、华侨等的投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对列强的经济侵略进行了抵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初步发展阶段

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实业救国”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扫除了部分障碍。

“实业救国”的影响以及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详细

1.高二历史下册必修二备考知识点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的评价:促使农产品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4)水利: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王景治黄。

2.高二历史下册必修二备考知识点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积累知识,也就应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好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2、目的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召开

(1)时间: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金融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

以上就是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的全部内容,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点)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这一部分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常考题。b、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