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笔记

  • 物理
  • 2025-06-07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1. 大气压强是由大气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力。2. 大气压强存在于离地面200公里以上的空间中,尽管那里的空气密度极小,但大气柱的整体重量仍然施加了巨大的压强。3. 在地球表面,人体内外均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且两者相互平衡,因此我们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请告诉我,在有关大气压的这部分内容中,你具体有哪些概念不清楚,那么,初二物理大气压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笔记

(1)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注射器活塞刚开始滑动时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

(2)山顶的

大气压强

p=FL/V

(3)

花果山

的高度h=10(p0V-FL)/ΔpV

物理初二大气压强知识点

没有;吸管吸水是因为后面的空气被挤开,形成了压力差,因为大气压强会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啊。所以用吸管的时候,如果你不想把被你吸的东西吸瘪,吸管的洞要大一点,好让空气可以进去,如果只有吸管一个出口的话,随着你使劲吸,容器就会瘪下去。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视频讲解

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记下测力计示数,就是拉力;匀速直线为平衡状态,此时拉力与大气压力相等。

还要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内径,就是活塞的直径,算出活塞的面积,

2,p=拉力除以面积,注意面积单位要用平方米

3,符号打不出来,不过这是简单的数学题,

矿泉水瓶大气压小实验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压强的概念。压强P,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描述压力效果的重要物理量。压力F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单位是牛(N)。通过压强的大小,我们可以了解压力产生的效果,而这一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也有专门名称帕斯卡(Pa)。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F/S,其中S代表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即受力面积,其单位是米2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也值得我们了解。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则可以增大压强。这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液体内部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和流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是液体压强计,即U型管压强计。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也会增大;不同液体在相同深度处,密度较大的液体压强也较大。这一规律可以用公式P=ρgh来表达,其中h是深度,ρ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大气压强则是指大气层对地面或物体产生的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而托里拆利实验则用于测定大气压强的数值。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课件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的全部内容,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2.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