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必修二

  • 物理
  • 2025-05-10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高中物理中的八个功能关系主要包括能量转换的定量关系,它们概括了力在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转化规律。以下是这些关系的简要概述:1.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用公式表示为 W=-ΔEp。这表明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那么,高中物理重力势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物理重力势能多过程问题

高中物理,八个功能关系是: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W=-△Ep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增加量W=△Ek

克服安培力做的的功等于电能增加量E=W/qE电源电动势

电流做的功等于电能的减小量W=UIt

一对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内能的增加量Q=fS相对

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W=-△Ep

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W=-△Ep

功能原理除去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参与转化。高中阶段常见的做功引起能量转化的基本类型如下:

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这是动能定理的基本类容,表达式为W=Ek2-Ek1=ΔEk;

重力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注意,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是变化量。变化量是指增量,所以减少量是变化量的相反数。这个用关系式表达为WG=Ep1-Ep2=-ΔEp;

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即W=E2-E1=ΔE;

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设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大小为f的滑动摩擦力,则对物体1,摩擦力做功为Wf1=fx1,对物体2,摩擦力做功为Wf2=-fx2,则Wf1+Wf2=f(x1-x2)=fx相,这个x相是指相对路程。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材分析

毕业好多年的说:只有静电力和重力做功,能量只在两者之间转化,静电力做功失去能量,能量守恒,只能是重力势能增加,也就是机械能增加。

重力势能PPT高中物理

自由落体,初速度为0,所以在开始下落时动能为0,根据mgh得到势能为12500焦;

下落2s时,下落高度h=1/2gt^2=20米,所以此时物体所处高度为105米,势能为10500焦耳,根据机械能守恒,动能为2000焦耳;

到达地面时势能为0,所以动能为12500焦耳;

在这三小题的计算中都是选用地面为零势能面。

高中物理必修二重力势能

开始时速度为0,无动能,重力势能为mgh=10*125*10=12500J

2s时v=gt=20m/s,动能1/2mv^2=2000J,重力势能mg(125-1/2gt^2)=10500J

到达地面时,重力势能全部转换为动能mgh=0,1/2mv^2=12500J。

重力势能讲义

正和负只是相对它的零点。重力势能 E=mgh,是以地球表面E=0为参照零点,h<

引力势能E=-GMm/d, d=r+h,是以无穷远E=0为参照零点。是个精确公式,适用性更广,但高中不介绍,高等物理才有。

这两个公式的零点选择不同,都是为了使公式简单化。其实正、负并不矛盾,这两公式实际是相通的。引力势能公式可以推出重力势能近似公式 。

地球半径r, 高h的重力势能(相对于地表)

E=-GMm/(r+h)-(-GMm/r)=GMmh/(r+h)h

地表的重力加速度g, 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有 GMm/r^2=mg

重力势能 E=mghr/(r+h)=mgh/(1+h/r),这是较精确公式。

当h<

至于引力势能E=-GMm/d的推导需要积分公式,参见词条“引力势能”,自已搜。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重力势能的全部内容,1、动能 Ek=1/2mv^2 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2、重力势能 Ep=mgh 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对的位置越高、做的功越多,从而使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变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