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地理

地理生物模拟试题,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地理
  • 2025-05-03

地理生物模拟试题?8、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NBA球赛现场直播B、赣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9、那么,地理生物模拟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1.下列节日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

A妇女节B 儿童节C 国庆节D劳动节

2.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 ]

○1立即停止使用 ○2积极开发新能源

○3植树造林○4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候。

=

生物会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A、细菌B、植物C、动物D、肝炎病毒

2、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线粒体 D、叶绿体

3、面对毒品我们不应有的态度是()

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 B、举报你身边有吸毒行为的人

C、有新鲜感,好奇地试一试 D、积极参加反吸毒的宣传活动

4、有些现存的动物仍与它们在一百万年以前生存的形式几乎相同,这一现象最好用什么来解释?( )

A、这些动物一直发生着变异 B、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

C、这些动物用有性生殖来繁殖 D、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

5、当你在家中自行用药时,为了安全,必须考虑什么?( )

①该药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 ②该药是不是广告推荐的药品

③该药的功能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④该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染色体和基因的正确关系是()

A、很多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B、很多染色体排列在基因上

C、基因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D、染色体在细胞核时叫基因

7、小明假期在农村老家的岩石上发现了许多斑点,这些斑点有大有小,就象是岩石的花纹一样,他不能确定这些斑点是什么,是不是生物?你能想办法帮他判断吗?( )

A、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动B、是生物,因为它们能生长和繁殖

C、不是生物,因为刮下来就象是泥土

D、是生物,因为岩石是不会长出东西来的

8、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

A.增加光照时间,利用相关照明设施

B.增加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农田输送二氧化碳

C.合理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D.尽力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

9、过去航海的水手容易得坏血病,是因为在长期的航海过程中不易得到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10、人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向上向外移动,如尽力吸气膈肌还会收缩,使膈顶下降,结果()

A、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入肺 B、肺内气压增大,外界气体入肺

C、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出肺 D、肺内气压增大,外界气体出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CBD ABDCA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A)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2.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B)

A.害羞B.具有应激性C.怕碰撞D.在进行呼吸

3.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C )

A、能进行呼吸B、能生长繁殖 C、会活动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4.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 )

A、生态系统多样性B、分布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A)

A、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形态

6.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A、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生物学

B、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学的知识 D、人体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7.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

七上生物模拟试题

选择题

1.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没有变化B.度数减少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2.世界万物都在不断运动着,其中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它的周期是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 D.一年

3.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5.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6.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 A.乡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 7.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是

A.米饭 B.牛排与奶酪 C.馒头 D.油条与豆浆 8.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弃物排放国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巴西

9.读右“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C.工业水平比较低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10.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12.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 A.山区面积广大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1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15.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

A.①湖北省 ②广东省 ③云南省B.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广东省 ②湖北省 ③云南省D.①云南省 ②湖北省 ③广东省

1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阳能

1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不合适的行为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20.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B.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C D D A B D B A B A

D D B C C B C A C B

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21. 世界上羊毛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 澳大利亚 B. 阿根廷 C. 新西兰 D. 中国

22. 下列关于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纬度偏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不足

B. 地面起伏大,发展机耕农业有困难

C. 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牛肉、蛋、奶等

D. 水资源紧缺,发展灌溉农业有困难

23. 关于亚马孙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马孙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森林,亚马孙原始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地球的 1/3 ,被称为“地球之肺”,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对它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 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是可以不停地砍伐的,因为它可以自身恢复,长出新的森林

C. 可以将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改变成良田,以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D. 亚马孙原始森林地区是拉丁美洲唯一的热带雨林

24. 黄河两岸,有“塞上江南”美誉的两个平原是( )

A. 渭河平原、汾河平原 B. 渭河平原、河套平原

C.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D. 华北平原、银川平原

25. 云南南部的傣族人“穿短裙、住竹楼”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炎热多雨 B. 地表蜿蜒崎岖

C. 气候炎热干旱 D. 地形以平原为主

二、非选择题 ( 共 50 分 )

26. 读 我国 四大地理区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

⑴ A 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 、冬季 。

以上就是地理生物模拟试题的全部内容,7.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B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环境 C、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