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涵盖了六项核心内容。第一章深入探讨了机械运动,这一部分包含了长度测量和时间的测量方法,运动的描述方式,参照物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及静止状态的判定,还详细介绍了速度及其测量技巧。第二章则转向了声现象,学生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机制和传播路径,进一步研究了声音的特性,那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 :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质量——物体的一种特性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08、109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一切物体由物质组成,一个铁锤比一个小铁钉所含的铁物质要多 ,物理上“质量”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某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
2.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 t、 g 和 mg .
3.1kg=1000g,1t=1000kg.
4.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kg ;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 t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
一张纪念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
【小组讨论】
1.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
2.泥团捏成泥人,形状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
3.飞船飞向月球,位置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
4.将一铁块加热,温度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
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师点拨】
1.物理上的“质量”含义,与生活中所指的某某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区别.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只看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跟踪训练】
1.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冰以后,冰的质量是 1 千克.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 1 千克.
2.“解放牌”载重汽车本身的质量是3.8t,合3800千克=3.8×106克;一粒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的质量一般约为200mg,合 0.2 克=2×10-4千克.
3.一根硬棒,下列哪种情况下其质量发生了变化(A)
A.用车床车光滑,并制成某零件
B.在炉中加热至300℃
C.将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
4.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C)
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5.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B)
C.一头大象 D.一杯水
学习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天平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09、11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买卖食物都要称量食物的质量,通常我们用哪些器材称量质量?
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天平测质量,生活中常用杆秤、台秤测质量.
2.观察托盘天平构造,认清天平各部分名称和配套砝码的质量及个数.
1.底座 2.横梁 3.托盘 4.标尺
5.平衡螺母 6.指针 7.分度盘 8.游码
3.熟记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称量就是指天平一次可以测量的最大质量,底座铭牌上标注有称量);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小组讨论】
怎样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小铁块)质量:
一放: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二调: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三测: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 左盘,估计一下物体质量,用镊子按先 大 后 小 向天平 右 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则需调节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
四读:右盘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等于物体质量;
五收:测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以备下次使用.
【教师点拨】
1.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静态平衡)或指针左右摆幅相等(动态平衡)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测量时要遵循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左物右码)的原则.
3.加砝码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先大后小).
4.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减小砝码.
5.读物体质量时,应该先读大砝码再读小砝码(先大后小),读游码示数应以游码左刻度线为准.
【跟踪训练】
1.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横梁平衡的是(A)
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以上措施都可以
2.用已经调好了的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C)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3.下图小石块的质量读数为27.2g.
4.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 小 (填“大”或“小”);若用一个已生锈的砝码去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则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 小 (填“大”或“小”).
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着重于“声学”和“光学”的探索,学生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光学的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帮助他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为其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下学期,物理学习的重心转向了“力学”。力学不仅是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力学的学习涵盖了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浮力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占据了中考物理试卷70%到75%的分值。
此外,力学也是初中物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由于力学概念较为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的应用广泛,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有重要应用,也为学生将来学习电学和其他更高级的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力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力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通过画出受力分析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同时,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中考真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课程包括了科学之旅,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四个章节。科学之旅中,学生将通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如何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以及声的利用五个部分,了解声音的相关知识。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章节,则通过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六个部分,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章节则分为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四部分,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知识。在八年级下册,学生们将学习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包括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五个章节。电压和电阻部分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和变阻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电流与电路的基本知识。欧姆定律章节则通过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让学生全面掌握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电功率章节包括电能、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与热、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以及生活用电常识六个部分,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相关知识。电与磁章节则通过磁现象、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动机和磁生电八部分,让学生了解电与磁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涵盖了六项核心内容。第一章深入探讨了机械运动,这一部分包含了长度测量和时间的测量方法,运动的描述方式,参照物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及静止状态的判定,还详细介绍了速度及其测量技巧。
第二章则转向了声现象,学生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机制和传播路径,进一步研究了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等级划分和防止措施。
第三章的物态变化,让同学们了解了物质从固态、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现象,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光现象涉及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行为规律。
第五章透镜部分,重点介绍了透镜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最后,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内容,详细解释了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强调了密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八年级的物理课程是学生了解自然现象规律的关键阶段。人教版教材共设计了十个章节,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册包括五个章节,分别是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和电流与电路。这些章节为学生提供了对声音、光、物质状态变化以及电路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
八年级下册同样包含五个章节,分别探讨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以及信息的传递。这些章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学原理和电磁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框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若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提问。祝你学习顺利,成绩更上一层楼!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的全部内容,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着重于“声学”和“光学”的探索,学生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光学的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帮助他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为其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下学期,物理学习的重心转向了“力学”。力学不仅是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