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物理公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末速度(v):m/s;加速度(a):m/s2时间(t):s;位移(x):m。1.速度的定义式:(用于计算平均速度)。2.加速度的定义式: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用于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那么,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公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末速度(v):m/s;加速度(a):m/s2时间(t):s;位移(x):m。1.速度的定义式:(用于计算平均速度)。2.加速度的定义式: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用于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移公式:(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2)学法指导:解决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第三章相互作用公式(1)常见的力1.重力(G):mg2.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4.静摩擦力0≤f静≤fm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第五章曲线运动a.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合速度:大小方向tanθ=vy/v0合位移:
b.圆周运动:线速度定义:角速度定义式: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公式表达式:
第六章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近地表的物体,忽略地球的自转的影响,则有:(万有引力=重力)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计算公式1.功的定义式(只适应与恒力做功),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L;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W= -FL,;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 02.功率的定义式(求得的为t时间内平均功率)3.瞬时功率的求解公式(v为瞬时速度)4.重力势能定义式EP=mgh(h为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在参考平面上取正值、下取负值)重力做功WG= mgh1- mgh2=mg∆h(1为初位置,2为末位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 ∆EP(∆EP= mgh2 - mgh1)5.动能的定义式:6.动能定理:(w为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EK2为末动能,EK1为初动能)7.机械能守恒定律:(1状态的机械能等于2状态的机械能)
第一章 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 = μFN,静摩擦力f = μFN;最大静摩擦力f = μFN(注意:μ滑动摩擦定律与μ静摩擦定律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认为是相同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直角三角形为主进行计算
第二章 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1) 以上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公式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以下规律:
(1). 速度比为:1 : 2 : 3 : ... : n
(2). 位移比为:1^2 : 2^2 : 3^2 : ... : n^2
(3). 位移比为:1 : 3 : 5 : ... : (2n-1)
(4). 平均速度比为:1 : 3 : 5 : ... : (2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1) 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 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 瞬时性: 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 局限性: 只存在于惯性系中, 适用于宏观低速。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
1. 运动学公式
* 速度公式:v = v0 + at
* 位移公式:s = v0t + 1/2at²
* 速度-位移公式:v² - v0² = 2as
解释:
运动学公式部分:
* 速度公式:描述了物体的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其中v是末速度,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 位移公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中s是位移,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公式的后半部分代表了加速度导致的位移变化。
* 速度-位移公式:这是一个推导出的公式,描述了物体速度的变化与位移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解释:
牛顿运动定律部分:
*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这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以上是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中的基本公式和定律。这些公式和定律是理解后续物理内容的基础,因此务必熟练掌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力学、能量等相关的其他公式和概念,但以上列出的公式是必修一阶段的核心内容。
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包括以下物理公式:
线速度的定义式为: v = s/r,其中s是弧长或路程,r是圆周的半径。
角速度的定义式为: ω = v/r。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是: v = 2πr/T。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为: ω = 2π/T。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v = ωr。
向心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 a = v²/r 或 a = ω²r。
向心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a = m*v²/r = m*ω²r。
在计算向心力时,必须取指向圆心的方向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而不影响其速度大小。向心力不会改变物体的动能,但能改变其动量。
内容如下: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4、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5、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的全部内容,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1) 以上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公式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