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内容?初中化学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单质、化合物与氧化物、化学式与相对原子质量等。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而物理变化则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颜色、状态、那么,初中化学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了解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学生会学习一些常见的气体,如水、空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了解它们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及收集方法。同时,也会学习金属,如锌、铜、铝、银等的基本属性、用途及识别方法。
其次,通过微观视角,学习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元素的分类和物质的构成,走进微观世界。
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学习的重点,包括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此外,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规则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需要熟记每个有俗名的物质的特性。
最后,学会判断并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熟悉每个反应类型最具代表性的方程式。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们应该认真听讲,勤做笔记,课后复习,回归课本。
教材各章(节)总结(10)
(一)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1.2 化学实验室之旅1.3 物质的变化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学习组成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内容结构 物理如色、态、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等
性质 发生化学变化(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化学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现象是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和沉淀
化学 物理变化 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研究变化规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
对象 (化学反应)联系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实质:反应物分子 ——→ 原子 ——→ 生成物分子(新物质)
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反应器 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固体:镊子(块状)、钥匙(粉末)、托盘天枰(定量)
常用取用液体:滴管(滴加)、试管(倾倒)、量筒(定量)
仪器存放: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
化学夹持: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
研究基本其他:酒精灯(加热)、漏斗(过滤)、长颈漏斗(分液)、
方法操作石棉网(受热均匀)、玻璃棒(搅拌)、水槽(储水)
仪器洗涤:内壁上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化学要领 药品取用:不(触、闻、尝、弃、拿走)等
实验 加热:酒精灯(酒精量2/3、外焰、禁吹灭、禁对口),
试管(1/3、45°原则、先预热后加热)
探究步骤:
(二)第二章 识空气 保护空气
2.1 空气的成分2.2 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2.3 构成物质的微粒
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
早年的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N2和O2)做的实验
研究 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
现象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
演示实验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方程式:2P + 5O2 ======= 2P2O5
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成分氮气(N2)―78%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制取氮肥,制炸药化工原料
氧气(O2)―21%
体积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分数稀有气体-0.9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激光、低温麻醉
二氧化碳(CO2)-0.03%
空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H2O、SO2、CO等)
气 含硫的:SO2、 H2S等
含碳的:CO2 、CO等
工业的气体 含氮的:NO2等
污染源交通的 产生污染物含氯的:氟利昂等
生活的颗粒:烟、粉尘、氧化铅等
损害人体健康和地面设施、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
污染 危害 酸雨——→二氧化硫(SO2)
防治 三大环境问题 臭氧空洞——→氟利昂等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
防治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混合物 (空气、溶液 、合金)
金属(K G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分类单质非金属 (H B C N O F Si P S Cl)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Rn)
纯净物氧化物(H2O CO CO2 CuO2 Fe2O3)
无机物 酸(HClHNO3H2SO4)
化合物碱(NaOHKOHCa(OH)2)
盐(NaClNa2CO3(NH)2HPO4)
有机物(CH4CH3OHC2H5OHCH3COOH)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物 分 子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隙
质 特征 同种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的最小微粒
结 分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隙
合 解 特征同种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质子
结构 原子核中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
构成原 子会画:结构简图、核外电子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 ==
得 得 ≈质子数 + 中子数
失 失 与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电 电 的关系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子 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 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形成新物质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
(三)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认识氧气3.2 制取氧气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3.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物理性质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C + O2 —→ CO2
S + O2 —→ SO2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P + O2 —→ P2O5 氧化反应(燃烧)、化合反应
Al + O2 —→ Al2O3
Fe + O2 —→ Fe3O4
氧气富氧膜分离氧气
工业 分离液态氧气物理变化
H2O2 —→ H2O + O2
反应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
制取KClO3 —→ KCl + O2
(1)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
装置(据状态和条件) 制取气体的装置
(2)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收集: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利息)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验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里
化合反应:A + B + … =====C(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 C + … (一变多)
可燃物
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平静燃烧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剧烈氧化灭火原理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氧化隔绝空气或氧气
反应 急速燃烧 无限空间
有限空间——→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然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元素 定义: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
符号写法:“一大二小”原则
含义 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一种原子
有的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
(四)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1 我们的水资源4.2 饮用水4.3 探究水的组成
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4.5 化学方程式
地球上:97﹪海水,2﹪冰川,1﹪淡水
储存 生物体内:人体的65﹪,某些动植物的达90﹪
污染: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吸附:明矾吸附杂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原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净化过滤仪器: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2个)
备注:过滤之前要静置,滤纸漏斗角一样,一贴二低三靠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硬水:有害的。
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广泛而深入,主要分为几个核心方面。首先,学生将学习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涵盖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内容。其次,探索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涉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态变化等多方面知识。接着,学生将学习常见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化学式以及性质,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此外,化学反应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常见的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反应等。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包括溶液的特性、浓度的计算以及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酸和碱的性质与溶液的学习则涵盖了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以及pH值的测量等。化学能量变化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将学习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常见化合物和应用。空气和水的组成与性质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构成、特性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最后,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以上仅为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还会根据教材和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课外阅读等多种途径来深入探究化学的奥秘。
初中化学课程涵盖了五个主要的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以及化学与社会发展。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这包括学习基础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等。
在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学生将学习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等知识。这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理解它们的性质与应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则深入探讨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学生将认识化学元素,了解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化学变化部分介绍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最后,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则探讨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主要分为五个一级主题,它们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以及化学与社会发展。
五个一级主题之下,具体包括十九个二级主题。科学探究这部分,重点在于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并完成基础学生实验。接着,我们讨论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等内容。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涉及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等。物质的化学变化部分,探讨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最后,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涵盖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内容的全部内容,初中化学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的组成与性质、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以及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等。化学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定义、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