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难数学题?1. 哥德巴赫猜想:这是数学上的一个未解决问题,它源自1742年哥德巴赫向欧拉提出的猜想,内容是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2. 四色问题:这是图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始于1852年,要求证明在平面地图中使用四种颜色即可确保任何国家都不相邻着同色。那么,超难数学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分数应用题变化多端,但我们只要仔细审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便能迎刃而解。
一、善于对应。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找不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因而,要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善于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某工厂有工人1350人,其中男工人占 ,男工人比女工人多多少人?根据题意,可找出下列对应关系:总人数1350人 单位“1”;男工人数 ,女工人数 ;男工人比女工人多的人数 。根据“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不难得出计算结果: (人)。
二、善于比较。有意识地进行题组比较,能使我们分清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清晰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如:(1)水果店运来苹果2000千克,比运来的梨多 ,梨有多少千克?(2)水果店运来苹果2000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 ,梨有多少千克?比较两道题,就会发现:一是单位“1”不同。(1)题中的单位“1”是梨的数量(未知);(2)题中的单位“1”是苹果的数量(已知)。二是数量2000千克对应的分率不同。(1)题中2000千克对应的分率是 ;(2)题中2000千克对应的分率是“1”。三是类型不同。(1)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或除法解答;(2)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数学超难应用题及答案 篇1
1.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一个编号,依次是1至15号.1号的同学写了一个五位数,2号的同学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的同学说:"这个数能被3整除";4号的同学说:"这个数能被4整除";……15号的同学说:"这个数能被15整除".1号的同学一一作了验算,只有编号连续的两位同学说的不对,其他同学都说得对.(1)说得不对的两位同学的编号个是多少?(2)这个五位数最小是多少?
解析:很容易知道2、3、4、5、6、7没有说错。10、12、14、15也没有说错。
因此错了的就是8和9。
因此这个五位数最小是11×13×14×15×2=60060
2. 甲、乙两人从周长为1600米的正方形水池ABCD相对的两个顶点A,C同时出发绕水池的边沿A---B---C---D----A的方向行走.甲的速度是每分钟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46米则甲、乙第一次在同一边上行走,是发生在出发后的第多少分钟?第一次在同一边上行走了多少分钟?
解析:要使两人在同一边行走,甲乙相距必须小于一条边,并且甲要迈过顶点。甲追乙1600÷4=400米,至少需要400÷(50-46)=100分钟,此时甲行了50×100=5000米,5000÷400=12条边……200米。
六年级数学同步专项训练题(五)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姓名:评分:
一、必记公式(用文字表示)及进率:
圆的面积=圆的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体积=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立方米=()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 )毫升1立方分米=()升1立方厘米=()毫升
二、灵活题(只列式):
1、一个直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雅正辅导中心资料)
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9、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9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三、生活应用题
1、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2米。
最难的数学题是证明题“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考虑把偶数表示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即"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离猜想成立即"1+1"仅一步之遥。
简介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被表示成三个奇质数的和。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1、七棵小树桩排成一行,最左面的空着,其他6棵树桩上坐着6只小猴,它们依次穿着6、5、4、3、2、1号的衣服。小猴们在树桩上有规则地跳来跳去。每一次,一只猴子可能跳到相邻的空树桩上,或越过一棵的空树桩上。跳了21次后,小猴的号码顺序恰好变成了1、2、3、4、5、6。想一想,猴子是按什么顺序跳的?
2、在一次足球循环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结果冠军队胜场最少得分却最高,冠军队至少得()分。
3、用一个尽可能小但比1大的整数乘以1997,使其乘积中出现5个连续的9,这个乘积是多少?
4、某幼儿园的小班人数最少,中班有27人,大班比小班多6人。春节分橘子25箱,每箱不超过60个,不少于50个,橘子总数的个位数字是7。若每人分19个,则橘子数不够。现在大班每人比中班每人多分1个,中班每人比小班每人多分1个,刚好分完。问这时大班每人分多少橘子?小班多少人?
5、古代有个皇帝,一天命令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员大将陪他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一员大将用箭射中了一只鹿。是哪员大将射中的?开始谁也不清楚,这时皇帝不让去看箭上刻的姓氏,而要大家猜一猜是谁射中的。于是八员大将众说纷纭。
以上就是超难数学题的全部内容,哥德巴赫猜想 四色问题 1.三等分角问题:将任一个给定的角三等分。2.立方倍积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3.化圆为方问题: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和已知圆的面积相等。费马最后定理 个海盗抢到了100颗宝石,每一颗都一样的大小和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