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数学

数学小报素材,数学小报三下

  • 数学
  • 2024-07-04

数学小报素材?那么,数学小报素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小报简单又漂亮字少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奥数题及答案 1、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千克倒入小桶,则两桶油中的油正好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油?12/2*10=60(千克)7+3=1060/10*7=42(千克)60/10*3=18(千克)答:大桶里有42千克油,小桶里有18千克油。2、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千克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同的二分之一,原有油多少千克?48/(1-8%*0.5)=48/96%=50(千克)答:原有油50千克。*=乘号/=除号

数学小报一年级模板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
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
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计算到了小数点后7位,
比欧洲早1100年
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
‘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 π的渐近分数

数学小报素材大全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少年时失学在家,帮爸爸经营小棉花店。空闲时,他常常用包棉花的纸解答数学题。
一天,爸爸让他去内屋打扫,打扫完毕,回到柜台一看,哭了:“我的算术草稿纸呢?”爸爸左找右找,忽然,他指着远处一个人的背影说:“我把棉花包卖给他了”。华罗庚追上他,敬了个礼,掏出笔,把题抄道手背上。过路人说:“这真是个怪孩子。”有时顾客来买东西,人家问东他答西,耽误了生意。晚上,店关门了,他就自学到深夜。父亲眼见他不把心思化在买卖上,一气之下夺过他手中的书,要仍进火炉,幸亏母亲抢了下来,才没把书烧掉。
一次,华罗庚看杂志,发现一篇数学论文有错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写出批评论文,寄给了上海《科学》杂志,不久登了出来。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道路,使他迈向数学殿堂。

数学小报三下

分数的起源於"分"。一块土地分成三份,其中一分便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一
种说法,用专门符号写下来便成了分数,分数的概念正是人们处理这类问题的长
期经验中形成的。
世界上最早期的分数,出现在埃及的阿默斯纸草卷。公元1858年,英国人亨利
林特在埃及的特贝废墟中,发现了一卷古代纸草,立即对这卷无价之宝进行修复
,并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把纸草中的古埃及文翻译出来。现在这部世界上最古
老的数学书被珍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
在阿默斯草卷中,我们见到了四千年前分数的一般记法,当时埃及人已经掌握了
单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一般记法。埃及人把单分数看作是整数的倒数,埃
及人的这种认识以及对单分数的统记法,是十分了不起的,它告诉人们数不仅有
整数,而且有它的倒数-----单分数。
但是分数终究不只是单分数,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开始出现把两个整数相
除的商看作分数的认识,这种认识正是现在的分数概念的基础。在这种认识下,
一个除式也就表示一个分数,中国古代的表示法被除数放在除数的上面,最上面
留放著商数,例如:是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便是与现在的记法不同的是,带
分数的整数部分放在分数的上面,而不是放在左边。大约在十二世纪后期在阿拉
伯人的著作中,首先用一条短横线把分子、分母隔开来,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
的分数线,十三世纪初,义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在他的著作中介绍阿拉伯数学,
也把分数的记法介绍到了欧洲。

五下数学小报简单又漂亮

分数的起源於"分"。一块土地分成三份,其中一分便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一
种说法,用专门符号写下来便成了分数,分数的概念正是人们处理这类问题的长
期经验中形成的。
世界上最早期的分数,出现在埃及的阿默斯纸草卷。公元1858年,英国人亨利
林特在埃及的特贝废墟中,发现了一卷古代纸草,立即对这卷无价之宝进行修复
,并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把纸草中的古埃及文翻译出来。现在这部世界上最古
老的数学书被珍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
在阿默斯草卷中,我们见到了四千年前分数的一般记法,当时埃及人已经掌握了
单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一般记法。埃及人把单分数看作是整数的倒数,埃
及人的这种认识以及对单分数的统记法,是十分了不起的,它告诉人们数不仅有
整数,而且有它的倒数-----单分数。

以上就是数学小报素材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